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
mod_vvisit_counter今天3119
mod_vvisit_counter昨天2508
mod_vvisit_counter這禮拜13651
mod_vvisit_counter上禮拜18234
mod_vvisit_counter這個月份116735
mod_vvisit_counter上個月份159828
mod_vvisit_counter總計21160534

  每個人都帶有本性,也就是習性,習性的好與壞,善與惡,隨著環境的不同,就有如各地的土壤,有的酸性、有的鹹地、有的沙地、有的黏土,所培育出來的根系也就不同。每個人自從娘胎呱呱落地,帶著元辰而降世,習性的好壞為之先天所定,能修能改,才為後天所培養,人不能老口中掛著說:這是本性如此,個性使然,所以不能改,讓自己不能向善,不能脫胎換骨。

  人生是一條覺醒的路;也是學習的旅程,學習的方法是道法自然,從自然間養精蓄銳,而不是固步自封,把自己圈禁在自我裡,生活怎能安然?怎能自在?人生數十年,有人安然自在,有人窮困潦倒、有人埋天怨地,為何會窮困潦倒?原因在於眾生不願意、不面對、也不改變壞習性。當永生之日到來時,只有徒增傷悲。

 

scroll back to top

   「上樑不正則下樑歪」眾生為子女鬩牆而感嘆。其子女鬩牆無非是為了爭產而來,上自帝王之家,下至販夫走卒皆然如此,其原因都是因父母教育偏差而致。父母或許特別關愛某個子女,在名利財產上偏袒某一方,以致形成兄弟鬩牆。

   在生活起居上,富有家庭的子女總為了爭產而互戕,貧困家庭之手足卻能團結,兄弟和合其利斷金。因為父母偏袒,子女間明爭暗鬥,為了多一分金錢名利,導致父母不能安,家不能全,為何如此?父母生前不能安妥,盲目偏袒某位子女,子女們觀在眼中,鬥在心底,父母即使躺在棺木中也不得安寧,子女不能明大理、識大體,越是富有紛爭也越大。

   凡塵中被父母愈寵的子女,子女愈忤逆父母,愈是不能承歡膝下,反而是被責罵愈多的子女,愈能承歡膝下,因為被責備的子女們懂得感恩,被寵溺的子女,慾望如深淵,不能填滿,認為父母給得都是理所當然,從不知感恩父母,更不懂得孝順,這才是父母最痛之處。

   眾生常感嘆,當之惡運降臨時,認為自己又無行惡事,也沒有殺人放火,為何家庭子女卻是如此的不合、兄弟鬩牆;怪只能怪身做父母偏袒溺愛,沒有好好教育子女道德觀念,只有物質補償的寵愛,這種愛是世上最毒害的,讓子女沒有成長的機會,剝奪子女獨立生存的生活歷練。而金錢的教育,只能讓父母有錢時強歡膝下,沒錢時誰也不願照顧父母,真所謂「久病無孝子」、「孩子是要父母教育的,而不是來寵溺的」,誠為天下為人父母者,必當深思、深思!

scroll back to top

   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,報應之間,並非不報,是時候未到。善惡之報並不是眾生所觀、所言因緣聚合當中,報應在當事人身上。

   人生在世當中,有人奉獻其力,但卻不能善終,是因為餘秧未盡,事情並未從善,若能徹悟懺悔,將惡緣轉為善因,災禍將遠離。行惡之人為何能善終,那是因為善德未了,善德既了,災禍將近。

   眾生在行善,並非無報,眾生果報,人事物來自所觀,眾生在善業中付出心血,獻出心力,心頭滿滿歡喜。有人奉獻,但處處斤斤計較,如此果報自然淡薄。

   所謂奉獻,在在都是歡喜不是假戲,不是逢場作戲,真心以對,終有善報。有人行善奉獻當中,巧於喜歡毀謗他人之行,背後批評他人,指桑罵槐,沒有印證真假就辱罵他人,雖是奉獻如山如海,但猶如擔沙填海,也是沒用。眾生愚痴無知,喜歡背後毀謗他人,此罪重大。廟堂之上,說出毀謗他人名節,就算散盡家財奉獻,也未能贖罪。

   被毀謗之人,不予計較,其心胸大如海,乃為包容之心,其功德如山。人之名節,如山高如海之闊,誣告他人,虛虛假假之過,實在是傷害自我之功德,眾生不可不謹慎。

 

 

scroll back to top

告知眾生,人均有本性,本性可分為二者,一者為隨性,一者為之易性。隨性即是惰性、惡性;易性意稱為善性,既是隨時懺悔而改惡,改惡從善,稱之為易性。

人之所以能智慧提升,貴人明現、元神光采,既是隨時反省自己過錯,隨時提升自己智慧為之易性;即使是面目可憎的人,也能變得慈眉善眼,而提升自己內心的素養,無形中天地人均會讚賞此人。父王(玉皇上帝)暨諸天眾神也會隨時護持眾生,縱使有災有難,也能大事化小事,小事化無事。

   若時時不反省,以惰性成性,縱是慈眉善眼,也會變得面目可憎,孤獨其居,一日一月,在歲月衝擊下,終日鬱鬱寡歡,最後心疾纏身,心情終日無法得到快樂、歡欣,若臨終之時還不能為善,實為可悲。

人之可悲,在於自己的心性不能改變,心不能易性,臨入黃泉,已經是後悔也來不及了。眾生當銘記在心,並非只有公壇上聽訓,公壇下卻已如塵埃飛揚,不見痕跡,若是如此,也是知法犯法。

  人生在世,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縱慾縱性,犯了錯不敢面對,找之藉口搪塞;人與人彼此相處交往過程中,彼此之心,彼此之行,真心如何?其實大家是了然於心,在一顰一舉間,展現無遺,縱有偽飾欺人,千日之中,終有面目真現之時。

    眾生彼此交往真誠可鑑天地,虛偽待人連喜善之神也遠離之,真誠待人不可虛偽,時時刻刻懺悔反省,既能登善途,人生之大過,莫過於自欺欺人,後悔莫及,人生只怕不知過,知了又不悔改,那等黃泉路來,後悔莫及,一切了然。人生當下,喜善之事該做則做,該當則當,不要等沒力了或是無常來了而來後悔嘆息。切記!

scroll back to top
更多文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