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
mod_vvisit_counter今天4720
mod_vvisit_counter昨天4455
mod_vvisit_counter這禮拜12655
mod_vvisit_counter上禮拜44833
mod_vvisit_counter這個月份146089
mod_vvisit_counter上個月份136587
mod_vvisit_counter總計21326475

清明節的起源

早在夏朝之前五百多年的黃帝時代就有「寒食」節,這是古代的傳說,三千多年前的周代,在周禮「司炬氏」就是負責在仲春,用木鐸警告人民小心火燭,以免天乾物燥發生火災及森林大火,後來演變為禁火一個月,徹底防患火災,因此在這個月內所吃的食物都是乾糧冷食,所以叫做「寒食」節,或叫「古清明」,在冬至後,第一百零四天至一百零六天為寒食節。直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,由於河洛漢人逐漸被胡人逼到南方,祖先的墳墓也隨之南移,漢人一直想打回北方故土,每年祭祖也就格外重要,尤其為了分辨「漢胡」,加強掃墓祭祖,使掃墓習俗成為大規模的集體行動,於是寒食節演變為清明節

 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:

(一)           掛紙 又稱「壓紙」,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,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,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。

(二)           培墓 是把祖墳修飾一下,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。

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,並加以修整,然後準備一些牲禮、酒、菜、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。一般都在墳前和土地神前擺放祭品。台灣早期的移民,以漳、泉兩地為主。兩地移民掃墓的日期各自不同。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(俗稱三日節)上墳,泉州人則在清明節掃墓。關於這個日子的岐異,有一種說法是:漳、泉人常因清明節買菜引發糾紛,彼此械鬥。所以由官府出面調停後,規定漳州人在三日節、泉州人在清明節掃墓。連橫的《台灣通史》(一九一八)卷二三記載:所謂「掃墓」,只是一種籠統的講法。在台灣,掃墓的方式,很清楚的分為「掛紙」及「培墓」。在台南府城每年掃墓除了清明節之外在大寒日、及正月初九敬拜玉皇上帝後(先敬天後拜祖先)擇日前往又稱「探墓厝」。

掛紙又叫「壓紙」,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。所用的「墓紙」呈長方形,顏色有黃、白及五色等三種。掛紙之前,先鏟除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,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作波紋狀,用小石塊分別壓在墓頭、墓碑及墓旁的「土地神」上。也有些地區不拘數量及方位,直接的將墓紙按入墓土之中。如果說,墳墓是祖先死後居住的場所,那麼掛紙就象徵子孫一年一度為他們的居處所添的新瓦。同時,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。到了清明節,凡是墓頭有墓紙的,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。反之,就是無人祭拜的孤墳。「掛紙」後,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,燒紙錢,這樣才算完成了「掛紙」的儀式。「培墓」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。通常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,第一年比清明節早一天,第二年和清明節同時,第三年則在清明節後一天,此後視同舊墳墓。而過去一年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。

培墓時要準備三牲(祭土地神)、牲禮及菜碗(祭墓)。這些祭品通常包括豬頭、雞、魚、等牲禮或麵龜(表長壽)、米糕(高昇)、鼠麴粿、土豆(吃老老)、發粿(發財)、丁仔粿(添丁)、菜頭(好彩頭)、韭菜(長久)、蛋等等。此外,還得準備各種紙錢、燭炮、以及「子孫燈」。子孫燈,俗名又叫「香仔燈」,燈上以朱筆寫上「子孫興旺、添丁進財」,或「財丁兩旺、富貴雙全」。培墓的人家一定要準備一對子孫燈,在墓前點燃,然後帶回家,象徵子孫興旺。培墓之後要剝蛋殼丟在墳上,象徵新陳代謝,生生不息。然後焚化冥錢、點燃鞭炮。

在早期的農業社會,只要一聽到墓地傳來鞭炮聲,就有許多的兒童會圍攏過來,等候掃墓的人家分贈墓粿。墓主就會將祭畢的紅龜粿、麵粿等分給他們,若墓粿不夠分發時,就以硬幣來代替。這種習俗,叫做「揖墓粿」。揖墓粿的寓意是請住在墓地附近的兒童,幫忙看管墳墓,不要隨意踐踏墓園。在豐衣足食的現代,揖墓粿的習俗已漸漸絕跡了,藉著清明掃墓,傳統的孝道得以代代相傳,綿延不絕。
   
在清明製作春捲,春捲也稱「潤餅」早在唐朝,就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。杜甫(就有句詩道:「春日春盤細生菜」。《四時寶鏡》中也說:「立春日,食蘆菔、春餅、生菜,號春盤」。春餅傳至閩南,一變而成
潤餅。潤餅以極薄的麵餅為皮,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,再加上豆干、肉絲、魷魚、蛋皮等,一律切成細絲,灑上花生粉、糖粉、海苔酥,捲成筒狀就可以食用了。

中國傳統藉著清明節掃墓培墓等習俗,對祖先表達最高崇敬與追思,除了緬懷先人的養育之恩,更重要的具有傳承的意義,藉著一代代的綿綿不絕的孝思,傳達古老文化的精隨。

 

scroll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