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
mod_vvisit_counter今天4152
mod_vvisit_counter昨天4335
mod_vvisit_counter這禮拜19019
mod_vvisit_counter上禮拜18234
mod_vvisit_counter這個月份122103
mod_vvisit_counter上個月份159828
mod_vvisit_counter總計21165902

張府天師聖紀

 

聖壽:五月十八日

  天師之名,始見於《莊子.徐無鬼》: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。實指尊敬之,然天師之名即源於此。李膺《蜀記》稱:張陵入鶴鳴山,自稱真人。  

  正一教主張天師道陵,又稱:降魔護道天尊、高明大帝,正乙真人、祖天師,為道教創始教主。張天師名諱陵(公元三四至一五七年),字輔漢,尊稱為張道陵。《清微仙譜》《歷代神仙通鑑》和《列仙傳》述為漢留候張良之八世孫,沛國(今江蘇豐縣)人。其父張名諱翳,字太順,曾客居於天目山。其母一夜夢見北斗魁星下降授以蘅薇香草,即有孕在身。回沛後,於漢光武帝建武甲午年五月十八日生天師。生時黃雲籠室,紫氣盈庭,空中光如蛋。

張天師從小聰明穎慧,七歲時遇河上公,得授《道德真經》通曉五千言精微義理。成年相貌奇異,身長九尺二寸,龐眉廣顙,朱頂綠睛,隆準方頤,目有角。通四書五經,曉天文地理、河洛圖緯之書。曾入太學,博學諸經。年二十六,舉賢良方正極諫科。東漢明帝時(公元五八至七六年)曾為巴郡江卅(今重慶市)令。後遁隱於北邙山(今河南洛陽北)修長生不死之道。朝廷徵為博士,稱病不赴。和帝(公元八九至一0五年)徵為太傅,封冀縣侯,三詔不出。其志在精誠修煉,得黃帝九鼎丹法及太上丹經。後攜大弟子王長天君、二弟子趙升天君,從鄱陽逆流入雲錦山修玄玄之道,煉龍虎大丹煉丹,丹成而龍虎現。又居嵩山靜心冥思,得《三皇內文》《九鼎太清丹經》

東漢順帝時(公元一二六至一四四年),連入蜀地,在鶴鳴山(一名鵲鳴山,在今四川大邑縣境內)修煉九鼎神丹,歷三年而丹成。服後返老還童,又訪西仙源璧魯洞,得五嶽攝召萬靈神龜祕文。據《列仙全傳》稱:張道陵擅用符水治病,功瀆漸著。感太上老君於漢安元年正月十五日,親授正一盟威籙二十四品,三五斬邪雌雄劍,陽平治都功印,法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、六天魔王,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會盟於青城山黃帝壇下,使人鬼分治,把鬼神的牢獄變成二十四福庭。即為二十四治,二十四治居葛憒、湧泉、北平諸山,每治立陰官一人,仙官一人,分別掌管人事禍福,定三十六靖廬,七十二福地,三百六十名山。命人處明陽,鬼處幽陰。每治設祭酒、男官、女官,以贊玄化,復遊各郡,斬妖孽,奪鹹池,大利於蜀民

後到蒼溪縣雲台山修九還七返之功,準備昇天,但因其殺鬼太多,終未成功,太上老君又讓張天師謝過,仍居留人間。於是返回鶴鳴山,著作道書二十四篇,創立五斗米道,後世又稱天師道、正一道。功成,蒙太上老君冊封「正一天師」,至雲台治,見絕壚下桃熟,命王長、趙二弟子投身取之,繼則師亦飛下,援王長、趙而起。遂以餘丹及印劍,授二代祖(名諱衡)曰:「吾遇太上親傳至道,此文總領三五步罡,正一樞要。世世一子紹我之位,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!」是日同王長天君、趙升天君,千乘萬騎,於蜀中雲台山,白日上昇,時漢永壽二年九月九日也。」則降世至飛昇,住世有一百二十三歲,另有言天師飛昇為漢靈帝光和二年,則住世有一百五十七齡也。    

張天師為道教的創始教主,教民信奉黃老之道。從學者出米五斗以利行旅之需。號稱「天師道」,常以符咒治病,患者多癒。或書病者姓名,自首服罪之詞意,凡三通。揭其一於山上,謂上之天;埋其一於地中,謂下之地;沈其一於水裡,謂入之水,稱為祈禱三官,著有疾驗。又於各地建免費旅邸曰:義倉,以利行旅之人,並供免費之米肉,任行旅者自由量腹取食,若有貪心過分多取者,則輒疾病!蓋教以徒眾誠信不欺,並嚴禁其徒飲酒;又依月令,每春夏禁民殺牲釀酒。教民修心、懺悔、祈禱,以善道教化,故百姓樂奉,其道大行,從者日眾乃遍及全地,後復結合方仙道、黃老道、太平道等各教派,承襲上古祭祀制度而制定「道教」儀軌,創訂規律,正式成立固有的全民道教信仰,因此道教徒均奉道陵天師為教主而與黃帝、老子,合稱「道教三祖」。

此後,張天師的子孫世襲天師道法,歷代皆受朝廷封號,唐天寶六年冊封天師為「太師」;唐僖宗封天師為「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」;宋理宗冊封天師為「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正一靜應顯佑真君」;元成宗加封天師為「正一沖元神化靜應顯佑真君」;明洪武元年改封天師為「真人」。

張天師因創正一天師道尊為祖天師,證位玉帝四相之一的「泰玄上相」,並主教法中心之三省的都省,道諱稱曰「降魔護道天尊」。故在道教的神階中地位十分崇高。


歷代張府天師系譜

第一代:張道陵天師,張良八世孫

第二代:張衡天師,道陵之長子

第三代:張魯天師,衡之長子

第四代:張盛天師,魯之三子

第五代:張昭成天師,盛之三子

第六代:張椒天師,昭成之長子

第七代:張回天師,椒之長子

第八代:張迥天師,回之長子

第九代:張符天師,迥之長子

第十代:張子祥天師,符之長子

 

第十一代:張通玄天師,子祥之長子

第十二代:張恆天師,通玄之長子

第十三代:張光天師,恆之弟

第十四代:張慈正天師,光之長子

第十五代:張高天師,慈正之長子

第十六代:張應韻天師,高之長子

第十七代:張頤天師,應韻之長子

第十八代:張士元天師,頤之長子

第十九代:張修天師,士元之長子

第二十代:張諶天師,修之長子

 

第廿一代:張秉一天師,諶之長子

第廿二代:張善天師,秉一之長子

第廿三代:張季文天師,善之長子

第廿四代:張正隨天師,季文之長子

第廿五代:張乾曜天師,正隨之長子

第廿六代:張嗣宗天師,乾曜之長子

第廿七代:張象中天師,嗣宗之長子

第廿八代:張敦復天師,象中之長子

第廿九代:張景端天師,敦復之姪子

第三十代:張繼先天師,景端之弟,宋徽宗賜號:虛靖先生,

元順帝賜號:虛靖弘悟妙道真君

 

第卅一代:張時修天師,象中之孫,繼先之叔

第卅二代:張守真天師,時修之叔

第卅三代:張景淵天師,守真之長子

第卅四代:張慶先天師,景淵之嫡子

第卅五代:張可大天師,景淵之次子

第卅六代:張宗演天師,可大之次子

第卅七代:張與棣天師,宗演之長子

第卅八代:張與材天師,與棣之弟

第卅九代:張嗣成天師,與材之長子

第四十代:張嗣德天師,嗣成之弟

 

第四十一代:張正言天師,嗣德之長子

第四十二代:張正常天師,正言之弟

第四十三代:張宇初天師,正常之長子

第四十四代:張宇清天師,宇初之弟

第四十五代:張懋丞天師,宇清之嫡子

第四十六代:張元吉天師,懋丞之長子

第四十七代:張元慶天師,元吉之堂弟

第四十八代:張彥頨天師,元慶之長子

第四十九代:張永緒天師,彥頨之長子

第五十代:張國祥天師,永緒之姪子

 

第五十一代:張顯祖天師,國祥之長子

第五十二代:張應京天師,顯祖之長子

第五十三代:張洪任天師,應京之次子

第五十四代:張繼宗天師,洪任之長子

第五十五代:張錫麟天師,繼宗之長子

第五十六代:張遇隆天師,錫麟之長子

第五十七代:張存義天師,遇隆之長子

第五十八代:張起隆天師,存義之堂叔

第五十九代:張鈺天師,起隆之次子

 

第六十代:張培源天師,鈺之長子

第六十一代:張仁晸天師,培源之長子

第六十二代:張元旭天師,仁晸之長子

第六十三代:張恩溥天師,元旭之長子

第六十四代:張源先天師,恩溥之堂姪

 

    

一代天師

諱道陵,字輔漢,聖父諱大順封桐柏真人,聖母元君,乃留侯張諱良,字子房八世孫,沛豐邑人。母初夢天人自北斗魁星中降,至地丈餘,衣繡衣以蘅薇香授之,既覺衣服居室皆有異香,經月而不散,感而有孕。於東漢光武建武十年甲午(西元三十四年),正月十五日夜生於吳地天目山,時黃雲覆室,紫氣盈庭,室光如晝,昔日之香氣復聞,浹日方散。

 

年及冠,身長九尺二寸,龐眉廣顙,綠睛朱頂,隆準方頤,目有三角,伏犀貫腦,玉枕峰起,垂手過膝,美鬚髯,龍距虎步,風下銳上,望之儼然,雖親友見之肅如也。七歲讀道德經二篇十許遍,而達其旨,於天文地理河洛圖緯之書,皆極其妙,通習墳典,所覽無遺,從學者千餘人,天目山南三十里,西北八十里,皆有講誦之堂,臨安神仙觀、餘杭通仙觀,即其地也,後舉賢良方正,直言極諫科中之。(一云天師稟性嚴直精明,行修學道有方。)漢明帝永平二年(西元五九年)詔書,拜巴郡江州令,時年二十六歲,身雖仕而志修煉,形輕舉久之,退隱北邙山(北邙治在洛陽),三年有白虎銜符文置座傍,朝廷就徵為博士,稱疾不起。和弟即位,聞其有道,以三品印綬駟馬車等,徵為太傅,後封冀縣侯,三詔不就,語使者曰:「為我謝天子,無何有之鄉,金闕帝君將詔吾以為臣矣,唯清淨寡慾,則天下自治,何以臣為」。時永元四年壬辰歲也(西元九十二年)。遂自河洛樂蜀之溪嶺深秀遂隱其山,苦節學道,嗇氣養神,謂弟子曰:「吾少嗜學,研窮六籍,大抵皆經世具也,夫通爵顯秩,籯金瑴玉筆,吾身中一毫孰重,然四體百骸又豈吾所固有也,皆游塵聚洙耳,刳心煉形與道合真,乘雲駕龍,白晝上昇,豈不快哉!人生有會則離,有生則死,死者精神冥冥,不可復還,唯昔軒轅尊道松喬食霞並白日飛騰,永劫無窮,不亦美乎!古人辭萬乘之貴,千駟之富良有以矣,既不能兼才通俗,與世俱濟,請從所學,各宜及時,於此分別,不亦可乎!夫人情亦無極,聚極則散去,樂極則悲來,豈可逃也。吾今將遊涉山海,遠離塵境,棲寓幽渺,以究所學,與汝等別離,子等固如何也」?

  

  弟子有王長者,習天文黃老,留侍左右,遂散學徒,以清虛淡薄為務,不交人事,王長負書行歌,同往雲錦山居,而真人修玄玄之道,後乃按方煉龍虎大丹,一年有紅光照室,二年有五雲覆鼎,夜不假燭,髣髴有青龍白虎各一,常遶丹鼎,三年丹成,真人年六十餘,餌之而容貌益少,若三十許人,行及犇馬,又得秘書秘文,制命山嶽,檄召萬靈,一日謂王長曰:「五嶽多仙子,三蜀足名山,吾將能偕遊乎。」遂與北入洛陽嵩山崖嶺,石居數年,精思感徹,有繡衣使者告曰:「中峰石室藏上三皇內文,皇帝九鼎太清丹經,得而修之者升天也。」

  

  真人感其言,乃齋戒七日,入其室,足所覆處,跫然有聲,即坎其地取之,果得丹書,進而受之,遂復尋西極名山(一作西海,成都記云:昔江峽阻塞為西海),其地勝多名物因入陽平山(陽平治在彭州九龍縣)精思服煉,能飛行遠聽,得分形散影之妙,通神變化,坐在立亡。真人惟讀五千文,晝夜無倦色,後往西城山築壇,朝真以降五帝,忽一鄉夫告曰:「西城房陵間有白虎神,好飲人血,每歲其民殺人祭之」。真人召其神戒之遂減,又告梓州有大蛇藏山穴中,鳴則山石震動,時吐毒霧,行人未及三五里,率中毒而死,真人以法禁之,不復為害。在葛璝山(葛璝治在彭州九隴縣),隱形巖舍服氣調神。在秦中山(秦中治在漢州德陽縣),修九真秘法。在昌利山(昌利治在漢洲金堂縣),採服五芝眾藥。在隸上山(隸上治在漢州德陽縣),始授弟子養形輕身法。在湧泉山,得入水入火之術,於是度人救物,已著陰功矣。在真多山,思神念真。在北平山,有猛獸數百馴擾戶外。在稠梗山,有一老翁化為獰鬼來恐,真人誦經,不顧逡巡自退。在鶴鳴山,服五雲氣,其間石鶴鳴則有昇天者,先是章和間其鶴鳴焉。後居渠亭山,修煉九鼎神丹,三年將成,未敢服,謂王長曰:「沖天之士,當功及生靈,佐國立家,興利除害,然後輕舉,臣事三境,則無愧焉。茍利一身,功不及民,非大道弘濟之旨,吾觀蜀中,蛇毒鬼氣,綿亙山谷,生民不知,潛罹其害,吾甚憫之,今且修行清靜之化,輔贊大道,撫育元元爾」。

  

  於是精思上徹金闕後聖,時順帝漢安元年壬午歲正月十五日夜月明,真人在鶴鳴山寢方酣熟,老君駕飛雲綠軿駐山東南顧,謂眾真曰:「道陵修行困苦,吾感其志,將授以治身祕錄,飛騰長生之道,而遇其休息,神遊物外,卿等勿驚,今自覺也」。時真人夢見一人帶夜光之甲,冠通天之幘,執命魔三氣之幢,謂真人曰:「咄咄道陵子,何心生疲倦,聖駕久駐,待子夢覺」。真人忽然驚起,攘袂振衣,疑為外邪所亂,良久鑾佩珊珊,天樂隱隱,香花覆地,紫雲滿空,瞪目東瞻紫雲之上,有素車一乘,駕五白龍,青袖朱衣金甲,執戟者二十四人,左右環列車前對立,玉女綵衣花帔雲髮頹肩,各執一幢上有玉榜金文曰:「命魔之幢,次列二童,青衣紺首垂環曳裙,各執一旛,上左青龍右白虎」。金榜朱文曰:照先之旛,復二人,朱袖金甲,各執三氣十絕旌。節上有丹榜素文曰:倒景之節,前立一人繡衣玉冠,捧三五斬邪雌雄二神劍,上各有星斗日月之文。車右一人,霞衣金冠,捧一玉印文曰:陽平治都功印。其餘翼衛侍從莫知其數,素車之上九色輕霞濛濛然,須臾,光景澄澈,見車中一神人,容儀若冰玉,手執五明寶扇,項負八景圓光,身六丈餘,神光照人,不可正視,車前一人謂真人曰:「子勿怖,即太上老君也」。真人歛簡前拜,不敢仰視,老君告曰:「吾昔降蜀山立二十四治(成都記云:道經二十四治,應二十四氣,六十甲子,分隸期間,避唐高宗諱,始改為化),乃二十八宿之下,圄實陰景黑簿之司,分掌人世死生罪福,吾愍下元生人,縶紲苦魂,延累祖考,積成幽釁,令人兇折,終不成道,即在此獄之中,吾已更置福庭經,今數劫仙僚不充,職任隳廢,近有六天鬼神血食之輩,晝夜不分,人鬼無別,枉暴生民,妄罹災害,深可痛惜,子何為?無攝邪歸正,分別人鬼各守晝夜,復典此治之福生民,則子功無量矣,吾已汝名在丹台,當為真人,故委汝也」。真人叩頭謝曰:「道陵性識愚戇,萬劫幸遇,遭會大道,死魂再生,枯骨重肉,欽佩道旨,謹當奉行,不敢懈怠」。老君遙召三五功曹,須臾,西方有五色之氣,勃勃而起,其中有二仙乘龍虎,二騎皆長數丈,黑幘朱衣佩劍執圭,從官百二十人,皆黑幘繡衣持劍執戟,侍衛進拜老君曰:「卿等三五功曹乎?速為吾開紫陽南宮玉宸內殿,取正一盟威祕籙,吾欲傳授,俄傾之間,南方起二十四生氣,祥光瑞彩泱然滿空,其中各列玉童,捧一玉函貯籙一品,皆玉札金文及都工版卷職籙,以授真人」。謂真人曰:「與卿千日為期,後會閬苑」。老君復以三清眾經九百三十卷,符籙丹灶秘訣七十二卷,一千二百官章,雌雄二劍,都宮印,二儀交泰冠,驅邪帔、褐魚、鬣衣、方裙、朱履等賜之,命制科律,佐國行化,行之千日,則邪鬼不敢正視,傳處已訖。於鶴鳴山研味秘文,按法遵行,修之千日,內顧五臟,外集三萬六千神,又感清和玉女教以吐納清和之氣,攝伏精邪,行籙中三步九跡,交乾履斗之道,及魁罡七元,隨兵所指,隱遁出沒,皆得自然,遂依告命戰鬼於蜀。         

      

  時有八部鬼神,領鬼眾居西蜀青城山巔,有鬼城鬼市,分形變化,混雜人間布行疫疹,人莫知之,人鬼合雜市利交易。真人於漢安二年(西元一四三年)七月一日,佩盟威秘籙往青城山(青城記云:有龍宮石室,天師修道處,唐書蜀州,青城縣有青城山),置琉璃高座,左供大道元始天尊,右置三十六部真經,立十絕靈旛,周布法席,鳴鐘扣罄,燒香行道,及誦道德諸經,布龍虎神兵於城市,眾鬼即持兵刃矢石來害真人,真人舉手一指,化為一大蓮花拒之;鬼眾持火千餘炬來,真人舉手一指,鬼反自燒不能前進;遙語真人曰:「師自住峨嵋山何為來奪我居處?師等速下山,須臾,必殺師」!真人曰:「汝等兇毒殘害眾生,所以吾不使汝居此,當擯於西方不毛之地」。劉元達等聞此語,即會鬼帥兵馬各千萬眾,精甲犀刃上山圍繞。王長驚怖啟真人曰:「魔王眾來作何計術」?真人曰:「小鬼何足驚怖,取丹筆來」。王長以進,真人執筆遙畫,鬼陣其眾皆死,小帥校一時僵仆,八大鬼王困臥,叩頭搏頰求乞殘生,真人聞語良久不言,再以丹筆倒畫之,鬼眾復甦,即乎鬼王曰:「汝等前進吾有處分」。鬼王各各前立,真人曰:「汝等可速遠避,自今勿復行病,妄有殺害,今之民庶皆吾子弟之家爾,不然,誅無留種」!鬼王曰:「天下人民本自隸我,云何盡奪,當分一半」。真人不許叱咄之,鬼王復會六大魔王,領百萬鬼兵再來攻戰,圍繞此山,王長曰:「鬼眾不可當,復合作計」?真人笑曰:「子勿驚,吾自能卻之」。復以丹筆一畫,鬼眾悉死,惟六大魔王仆地不能起,叩頭搏頰乞殘生而去,真人不顧復以丹筆一擬,此山遂中分為二,摩霄徹泉。(青城山記云:山旁有誓鬼石,天師與鬼為誓,朱筆畫山,青崖中絕,險斷處並丹色,闊三十尺,深十三丈,即今之擲筆槽。又云:戒鬼筆跡,在大龍橋側,昔天師以正一之法制伏鬼神。誓曰:「人生於晝,鬼行於夜,陰陽分判,各有司存,違之者,正一存法,必加誅戮」)鬼兵欲度不能,大聲哀求,自今而去,不敢復來,乞往西方婆羅之國而居止焉。  

  

  真人遂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,會盟於青城山黃帝壇下,使人處陽明,鬼行幽暗,使六天鬼王歸於北酆,八部鬼神領眾竄於西域,五行之毒又戒而釋之,乃執丹筆曰:「吾筆所指,鬼眾盡滅,要之,人鬼分治,幽明異境,不欲盡滅汝類,即與盟誓,折石為契,刻作天地日月之形,於黃帝壇下絕崖之上」。誓曰:「天地交,日月合,汝等若復行,必禁誅之,勿留種矣」!乃以神印封鬼營市,使不得相通,盟誓之後,鬼眾躊躇不去,真人口敕神符一道飛上層霄,於時風雨、天仙、兵馬、風力、立至,諸鬼滅影而走,於是戰鬼一十四敗,蕩滌區藪,奪鬼幽獄,復為二十四福庭,立二十四陰官,降二十八宿正氣,以通地中。(一云:又於公慕山中立二十四治,更除山中化二十四氣,合大法卻復靖廬。按公慕治在漢州什邡縣,更除治在漢州綿竹線。)每治立陰官一人、仙官一人分掌世人罪福,有立功、立行、修齋、設醮、騰章、拜表、謝過、祈福、遷拔祖考者,則仙官錄其功行奏名於上宮,增其福壽;如不孝、不忠、欺詐、狠戾、常行惡事不能改過者,則陰官錄其罪聞於地府,損其福壽或絕其後,由是善惡報應如影響焉。

  

  真人既行正一之化,攝三萬六千種外道惡魔,誅絕邪偽,於是百姓翕然奉以為師,居弟子數萬家;立諸祭酒,分領民戶,有如官長;並立條制,令民隨事輸出,栗帛、器物、紙物、薦席、樵新所在貯之,以備齋醮及供給行旅,而人稟行無敢欺竊。教民立橋梁、修道路,置義井,謂之立功。或有州縣官及人民疾病者,持一手狀來投,真人檢察其人所犯罪愆,一一條例之,令設齋醮,布施謝過,其疾即癒。又教以廉勤,理民不煩,刑罰蜀民,畏罪遷善,盜賊不作,物無疵癘,皆天師之化也。

    

  真人因至蒼溪縣雲台山,睹山水秀異,群峰朝挹,地無邪毒,乃謂王長曰:「此山乃吾成功飛騰之地」。遂卜居以修九還七返之功,一心存念大道經四十九日,復聆昔鑾佩天樂之音,真人整衣叩伏,乃見老君如前,導從千乘萬騎來,集空際久之徘徊不下,真人再拜悲泣蛹仆言曰:「臣昔者自念夙承寶蔭親授秘文,乃依天憲戰鬼行化,功成退居,金飆駕再臨,不我下降,意者大道離臣,臣其為尸敗乎」?遂舉手以身自仆,老君乃命使者告曰:「卿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,吾往使卿入蜀奪鬼幽獄,區別人鬼,布清靜之化,而卿殺鬼過當,擅興風雨役使鬼神,驅馳星斗震蕩山川,陰景醫晝殺氣穢空,此非大道好生之意,上帝責子之過,所以吾不得近子矣!吾未能與子論功,且當退居世間,待吾於下元之主,當與申敘罪以雪重責」。真人悲泣請死於今日,老君復告曰:「子可閉目東視,乃見一人黃黑幘捧一玉函,中有素書三卷,題曰三八謝罪黑簿、超度玄祖章」。真人再拜受,老君告曰:「子可勤行修謝日月二十八宿,二十四氣,陰陽本命主者,罪滅黑簿名昇紫清,七祖父母同為上仙,謝過之後,更修之三千六百日,吾待子於無何有之鄉上清八景宮中」。言訖聖駕已回,真人遂依告文領弟子遷鶴鳴山,築壇以醮太陽太陰,遇三元八節,本命元辰,庚申、甲子,三會五腊,修齋設醮,轉經然燈,懺謝日月星辰,天地陰陽,自己九玄七祖所犯之罪。   

  

  三年之後,玄祖生天,從學弟子再聚數日,同往主簿山隱功,馨聞眾瑞符應,一夕神,授與玉壁謂曰:「群仙使我以此光,子居本竹山,眾真授靈寶上經,居蒙秦山」有神人夜召。真人以俱往,三日乃返,領弟子遷渠亭山,是時從真人遊者數十人,一日告其徒曰:「諸弟子謝爾輩勤事我,奈爾輩俗態未除,不能棄世,正可得吾行氣導引之術,或可得服食草木數百數之方,爾業重緣薄,未可遽議成道,更三世可與吾會」。第往之,乃指王長曰:「惟爾累世種善矣,可以成就矣。」     

   

  真人復領王長、趙升二徒往鶴鳴山,亭午之際,忽見一人朱衣青襟曳履執板,一人黑幘綃衣佩劍捧一玉函,從朱衣使者進曰:「奉上清真符召真人遊於閬苑」。須臾,東北有十四人,皆龍虎、鸞鶴、龜鱗、魚鳥之騎,執節持幢,前後從引千乘萬騎,獅子辟邪,天丁甲卒,無鞅騎史,來迎真人,次有黑龍駕一紫輿,玉女二人引真人登車,旋踵至闕,闕前榜云:「擬太玄都省正一真人闕」。真人既至,群仙禮謁良久,二黑衣史,持天符佩劍擲圖籍而至:上云「超度祖先之籍,即上朱陵府矣」。真人視事訖,領弟子居渠亭山石室之中,調太真之氣,一日忽有二青童引群仙,皆朱衣絳節,前導曰:「老君至矣」。中有一人長丈餘,素髮朱顏,項負圓光,從者二人,可二十許,或指曰:此子房也,此子淵也,坐頃,乃引青車一輛,別遣二人,翼真人登車騰空而上,至一處台殿,巍巍金階玉砌,或謂真人曰:「將朝太上元始天尊也」。真人整衣趨進,望見殿上圓光照人,不可正視,或語曰:左侍無上大道君,右侍太極真人,前侍虛微元君,後侍太上真人,金童玉女侍散香花妙行,真人執經俯而前立班成,群真皆謂曰:「今子等皆成真矣,由汝一念,而萬劫業緣皆盡」。於今日移時殿,上敕青童諭:「真人以正一盟威之法使傳世,宣布為人天之師;拜真人為太玄都省正一品炁宮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,敕還人間,勸度未悟」。仍密諭飛昇之期,真人受命,復返渠亭赤石崖舍,出三天正一秘法,付王長、趙升,復於漓沅山中敷演其法;次還陽平山,以飛仙輕舉法付嗣師,又入鹿堂山中煉九鼎神丹;遷平蓋山合九大藥;真人領弟子還鶴鳴山,於東漢桓弟永壽元年(西元一五五年)乙未正月七日五更之初,王長、趙升見空中神仙騎史,一人駕雲車徘徊於山之東南,大聲言曰:「張道陵功行已就,將授與秘籙」。言訖,老君駕龍輿,真人乘白鶴,自渠亭山會於成都城下,老君同至,萬神湊迎,湧出一玉局高丈餘,老君昇座,「為真人再授道要,重演正一盟威之旨,說北斗延生經,以十五日上元再會於成都,說南斗經及演說諸經」。  

  

  東漢桓帝永壽二年(西元一五六年)丙申九月九日,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,太上遣使者並五帝部侍從持玉冊,授正一真人之號。真人將以盟威都功等諸品秘籙,斬邪雌雄二劍,玉冊玉印,以授其長子衡戒之曰:「吾遇太上親傳至道,此文總領三五步罡正一之樞要,驅邪誅妖,佐國安民,世世一子紹吾之位,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」。謂王長、趙升曰:「吾有餘丹在煉丹廷上金盂之中,汝二子可分餌今日當隨吾矣。」是日亭午之際,復見一朱衣青襟曳履持板,一人黑幘綃衣結履佩劍,各捧玉函,從朱衣使者驅前再拜曰:「奉上清真符迎真人於閬苑」。須臾,東北有二十四人,皆龍虎鸞鶴之騎,各執青幢絳節,獅子辟邪,天騶甲卒皆至,稱景陽吏即有黑龍駕一紫輿,玉女二人引真人與夫人雍氏登車,前導後從,天樂引迎於雲台峯,白日昇天,時真人年一百二三歲也,王長、趙升侍焉。 

  

  唐天寶七年(西元七四八年)戊子,玄宗皇帝詔後漢天師張道陵冊贈「太師」。唐中和四年甲辰,僖宗皇帝封「三天扶教大法師」。宋紹寧詩加號「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」。宋徽進封真君,玉冊文維,宋大觀二年(西元一一零八年)歲次戊子十月丁午朔十有六日壬辰皇帝御名謹再拜言曰:「尊號正一靜應真君」宋理宗嘉熙三年(西元一二三九年)封「正一靜應顯佑真君」。  

 

 

二代  

  諱衡,字靈真,道陵天師長子也,少博學,精修至道,隱居不仕,有大名於天下,時帝聞其有道,徵為黃門侍郎不就,不關世務,吐納不食。

  漢永壽二年(西元一五六年)戊子襲教,居陽平山,歲以經籙授弟子克彰,正一之道,言約理明,聞者有感,於漢靈帝光和二年(西元一七九年)巳未正月二十三日,以印劍付子魯曰:「汝祖以天地為心,生靈為念,誠敬忠孝為本,周行天下除妖孽之,為民害者,是以親遇聖師,建立大教,嗣吾教者,非誠無以得道,非誠無以立德,非忠無以事君,非孝無以事親,汝其遞相傳授,世承人倫,世遵成訓」。於是,率諸弟子拜曰:「祖師志願弘博,因家立教,永世為宗,緣與道符,身為法嗣,承先啟後,厥任為難,敢不祇勤,用弘玄化」。言畢與妻盧氏於陽平山白日飛昇,在位二十三年,太元一年(西元三七六年)晉孝武帝制曰:「蓋聞先哲王莫不以清靜寧民為本,公孫有大隗之訪,陶唐有汾水之往,所以博求至理,在囿天下也,朕甚慕之」。

獲贈「正一嗣師太清演教妙道真君」。

 

 

三代

  諱魯,字公祺,張衡天師長子也。好道,守真人之法,仕漢歷典農校尉,安民中郎將,漢中南鄭二郡太守,後隱身學道,以符法治病,致米一斗疾苦立癒,九之積米鉅萬,魏王聞之,遣使統兵來討,弟子告師,師曰:「慎勿為懼」。遂同弟子登嶺而望,見兵馬四合,師以手版畫地成河,怒濤洶湧,下臨不測,兵不得度,使者復統水師至岸,師又以手版畫其河中,輒出一峰,高千餘丈,兵不能進,使者回,具述其事。(一云建安中,曹操擅權,將不利於漢室,魯憤力不能討,操遂擁兵據守,後王建伯蜀封魯為扶義公,正以此也。)魏王遣使追謝齎印綬,拜為梁益二州刺史鎮南將軍,封閬中侯,食邑三萬戶,師固辭不受,謂使者曰:「吾修道之仕,世慕沖舉,今裂地之封,非所願也,請還印綬,無復再來」。後修煉成道,一日召子盛,以經籙劍印授之曰:「龍虎山祖師玄壇在焉,其地天星照應,地氣沖凝,神人所都,丹竈秘文,藏諸岩洞,汝宜往宣吾化,修煉累功」。遂於北斗峰白日乘龍昇天。  

  師弟二人:長曰衛、次曰傀,衛歷招義將軍,好道,於嘉陵白日飛昇,傀歷南郡太守,棄官學道,久之白日飛昇。元成宗皇帝制曰:「朕惟道之大,原出於天,而成之在人,有漢天師之緒遠矣,匪其子孫善繼善承,不怠益大,熟濟登茲,是以代有異人出裨治化,朕既加號於嗣師,而系師景行焯靈,昭於簡冊,妙於自拔,功成不居,經不云乎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」。復制曰:「我國家以至仁上德崇獎,不忘祖天師之遺烈靈風,紀錄俱在。」

獲贈「正一系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」。 

 

 

四代天師

  諱盛,字元宗,張魯天師三子也。初居南鄭,克志精修,魏世祖曹丕奉車都尉,散騎侍郎,加封都亭侯不受,攜劍印經籙自漢中還鄱陽入龍虎山,得祖天師玄壇及丹竈故址,即就其地為居,以三元日自登壇傳籙,以授四方學道之士,動千餘人,自是闡為科範,率以為常。嘗喟然嘆曰:「吾先世教法,常以長子傳授,而諸兄皆不娶,可使至此遂無傳乎?!」 

  長兄曰滋,字元微,辟丞相掾,給黃門侍郎,歷漢中太守,封昌亭侯,久之得道尸解而去;次兄曰永字齡宗,歷奉車都尉議郎,封樓亭侯,得道尸解;大弟曰溢,字立宗,仕歷牙門將軍,駙馬都尉,討寇將軍,漢中南鄭太守,閬中侯,得道尸解;二弟曰巨,字儒宗,仕歷侍御史,安南正參,義陽太守,得道尸解;宋朝陶弼有詩云:「羽客朝元地,遺壇古樹中,煉成丹竃在,騎去鶴巢空,印篆從天賜,符書與道通,當時真一氣,松桂夜來風」。盛以劍印付子昭成,即以示化不踰年,復於廣西賀州為廣王設法,嘗謂人曰:「西蜀鶴鳴,東吳龍虎,功行既成。」再遊南土,居龍虎山,丹成尸解而去,人呼其為龍虎。

元順帝至正元年(西元一三一四年)贈「清微顯教弘德真君」。

 

 

五代天師

  諱昭成,字道融,張盛天師三子也。少學道不懈,每端坐一室中出神,數百里虎豹逢之皆伏,壽一百一十九歲而化,面色如生。墓生靈芝百草,或見白鶴往來,開墓啟棺視之,惟冠履存焉。(一云晉初得道,至成帝成康年西元三三五至三四二年中仙去)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(西元一三五三年)贈「清微廣教弘道真君」。

 

六代天師   

  諱椒,字德馨,張昭成天師長子也。三月十二日生,博通儒書,得治鬼之法,以真人所授諸皆秘籙傳度世人。晉安帝(西元三九七至四一八年)累徵不起,常遊鄱陽湖,月夜一老翁登舟晉曰:「聞師家以仙道立教,願拜下風,而無階可進,今者不意仙蹤遠駐進津,獲挹光儀,乞示蘊奧,以啟昏愚」。遂告曰:「昔者得道之士,皆由規戒而入,然質心於戒,莫若質戒於心,則萬法皆空,一真常存,翁知之乎?」遂起謝而去,從者或見異光水天一色,不知翁之所在,天師笑曰:「此龍伯也,水族是掌大道未聞故來有請」。居山時多神異之跡,年一百餘歲,尸解而去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清微弘教玄妙真君」。

 

 

七代天師 

 諱回,字仲昌,張椒天師之長子。八月八日生,幼能言即問道是何物?眾不能答,慨然失笑而嘆!五歲欲傳經籙,父曰:「且讀儒書」。對曰:「祖書不讀讀他書何為?」十歲嗣教,能辟穀,日行數百里,後入青城山不知所終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玉清輔教弘濟真君」。 

 

 

八代天師

  諱迥字彥超,張回天師之長子。幼年得道,丰姿俊美,德量大成,至誠存化,請禱者無貴賤,皆不吝,輒有神應。列真人諸階品籙於淨室中,嚴奉六時香火,終身無怠,治病驅邪,無不安癒,世人仰之。北魏太祖(西元三八六至 四零八年)嘗召赴闕問道。(一云齊太祖時西元四七九至四八二年召赴闕)年九十而羽化,尸解之日,異香滿室,經月不散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玉清應化沖靜真君」。 

 

 

九代天師

  諱符,字德信,張迥天師之長子。端肅明達,凡經傳子史,皆過目成誦,經籙猶於時,四方仰之,壽九十二而化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玉清贊化崇妙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代天師  

  諱子祥,字麟伯,張符天師之長子。博覽諸經,究探今古,襲儒衣冠。仕隋為洛陽尉,未幾,棄官襲教,從學者數百人,養生有術,顏容益少,常若二十歲人。服食精煉,能吐腹中丹置掌中完翫弄,或夜投器中,光芒穿屋,尋復嚥之。嘗遊河洛,登嵩山中峰石室,樂其幽勝,時夜忽聞兵騎聲,有二神吏謁曰:「東嶽主者道過謁天師」。主者曰:「昔會聖師於青城,今四百餘載,自魏晉以來,亂離已久,生靈受害,罪業牽纏無由解脫,今嶽司有幸,重遇聖師,願乞廣宣符籙,庶俾超化」。言訖辭去,天師還山,分遣弟子宣化四方,以積玄功,壽一百二十而化,舉棺甚輕,葬之夕,墓忽有穴,其塚開視,所存惟衣服爾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上清玄妙太虛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一代天師 

  諱通玄,字仲達,張子祥天師之長子。天性靜默,常獨坐一室,非時不出,四十年之妻子非時不見,雖左右人亦常罕見,歲大疫,以標植水中,汲飲者皆癒,有持帛來謝,卻之曰:「吾祖以濟人,安可受謝」。乞符者雲集,受經籙者益眾,年九十七而化,經數月入棺,尸竟不壞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上清玄應沖和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二代天師 

  諱恆,字德潤,張通玄天師之長子。經史過目悉不忘,唐高宗遣使召至,問以治國安民之道?對曰:「能為則天下治矣」。上嘉之。尤善幻術,自言吾神仙中之狡獪者。一日自闕潛歸,嘆曰:「吾幾落世網,學道於家傳,嘗推甕於室中,對妻子茹葷飲酒,夜醉於甕傍,吐其中,經日不壞」,年九十八而化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上清玄德太和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三代天師

  諱光,字德昭,張恆天師之長子。勵志於精煉,棄妻與次子悟入山,居石室中垂三十年,及襲教乃還家,傳授經籙,居常蔬食,後能辟穀,壽一百有四而化。次子名悟,字君明,自幼修煉,能辟穀飛行往來,不知所終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太玄至德廣妙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四代天師

  諱慈正,字子明,張光天師之長子。智慧明敏,常以易道教人,從學者百餘人,每有餘貲即賑貧乏,棄妻修道於山中,登聖井山結庵獨處,每歲三元日傳經籙則出山,朝廷累徵不起,亦能鍛煉黃白之法,(一云能以藥點瓦為金銀,鍛成器投入水中,火過而復為瓦),後百餘歲化,空中聞仙樂聲,下迎今聖井,號徵君山溪,又號徵君坑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太玄上德紫虛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五代天師

  諱高,字士龍(一云士隆後避唐玄宗諱改士龍),張慈正天師之長子。姿宇超曠,好酒縱飲,一石不醉。唐玄宗召見,命即京師置壇傳籙,頒賜金帛,免租稅,冊封漢祖天師號。唐肅宗降香幣建醮於山中,賜宸翰以贊天師像。嘗忘玉印長安酒家,有少年力舉之不能動,明日天師至笑而攜去。唐高宗貞元年(西元七八五-八零四年)中降旨供養,供養金鍍銀香爐香,合緋羅綃金帕,及黃複器物,年九十三歲而化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太玄崇德玄化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六代天師

  諱應韶,字治鳳,張高天師之長子。博學經典,襲教後授其子以劍印,隱居山南龍鬚井上,與妻子躬耕自娛,每據石吹鐵笛井上,聲聞數里,一日懸井上端坐眳瞑目而化,葬井傍,今有仙人墓构樹門在焉,所耕之地號黃沙坑,年九十七歲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洞虛演道沖素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七代天師 

  諱頤,字仲孚(一云中孚),張應韶天師之長子。至孝母疾,經月不解帶,謂人曰:「人不忠不孝而欲學道希仙,是舍舟楫而涉大川也」。仕為本縣貴水尉,後棄官襲教,攜妻子結茅山中以居,年八十七歲,童顏皓齒,不疾而化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洞虛闡教孚佑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八代天師

  諱士元,字仲良,張頤天師之長子。少博習群書,瘠而多髯,居上清鄉應天山四十年,山多虎人莫敢謁,惟三元日則下山傳籙,每大風雨或見其玄冠乘黑虎往來諸峰間,知其為天師也,今山南有舟舍,山北有繙經石,黑龍井,碧蓮池,皆其遺跡,壽九十二歲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「洞虛明道贊運真君」。

 

 

十九代天師

  諱修,字德真,張士元天師之長子。性淳樸,常衣布素不喜華飾,躬耕於野,不與鄉人交通,甘於寂寞,無所貪慕。以疾告者,篆木葉治之即癒,凡傳符籙,有得隨以施人。江西大賈劉遷嘗受符籙,一日死於金陵,二日復甦,言為冥司所攝,道遇仙吏曰:「嘗受法籙,死期將至,可後延二紀」。遂入山中,一日天師集諸弟子曰:「吾某日當化,至日沐浴更衣端坐而化,年八十五歲」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「沖玄翊化昭慶真君」。

 

 

二十代天師 

  諱諶,字子堅,張修天師之長子。博學為當時通儒,攻草隸,晚年好道,能辟穀,唐會昌辛酉(西元八四一年),武宗召見,賜傳籙壇宇額曰「真仙觀」,將命官,辭歸不受,咸通中(西元八六零至八七三年)懿宗命建金籙大醮,賜金帛還山,一日大醉而化,年一百餘歲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「沖玄洞真孚德真君」。

 

 

二十一代天師

  諱秉一,字溫甫,張諶天師之長子。母嘗晝寢,夢神人履金龜下降,覺而有娠,十有五月而生,既長目光如電,夜能視物,常負劍行山澤,開叱一老樹,當即震裂,擊死二巨蟒小蛇百餘。南唐齊王景達,夢墜井中,有道士碧眼長髯,絳衣掖出之占曰:「此漢天師也」。遂即龍虎山建祠宇,賜水田。天師將化曰:「吾去矣須地震乃殮」。言訖乃正坐執簡而化,七日果震乃殮,體溫如玉,壽九十二歲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「沖玄紫極昭化真君」。 

 

 

二十二代天師

  諱善,字元長,張秉一天師之長子。幼不茹葷,稍長遍遊名山大川,三十餘年始還,淵默內修不與物接,壽八十七歲而化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「清虛崇應孚惠真君」。

 

 

二十三代天師

  諱季文,字仲珪,張善天師之長子。五代之季,人受其經籙甚眾,乃鑄鐵環券,繼之宋出初鐵券籙尤盛,壽八十七歲而化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「清虛妙道輔國真君」。

 

 

二十四代天師

  諱正隨,字寶神,張季文天師之長子,為人爽直淳樸。宋真宗皇帝制曰:「朕嗣守宗祧,欽崇天道,荷乾坤之端,應闡河洛之珍符,思與至人共參妙道,爾祖得靈,詮於金闕,垂法統於後昆,汝為嫡孫,紹承異學,茲啟先天之秘,以誘後覺之民,惟帝鑒觀,濟世仁壽,肆頒徽號,益衍玄猷,賜號真靜先生。」壽八十七歲而化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「清虛廣教妙濟真君」。

 

 

二十五代天師

  諱乾曜,字元光,張正隨天師之長子。端靜寡言,篤志內修。宋仁宗聞其有道,天聖八年(西元一零三零年)五月召赴闕,問以沖舉之事?對曰:「此非可以輔政教也,陛下茍能運之,樸行以簡易,則天下和平矣,悉事沖舉哉!」上嘉之,賜號「澄素先生」,年八十五歲而化。 

宋仁宗皇帝制曰:「朕嗣服歷年,潛心至道,若稽黃帝之為君也,所以養人民官陰陽,而成無為之治者,則有廣成子在崆峒之上,不憚膝行,順下風而問焉,為民故也,爾不遠千里至輦下,一言悟朕得養生治民之要,可無徽稱,以示旌異,尚弘神化,用符招延罔俾廣成專美前古」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「清虛普濟湛寂真君」。

 

 

二十六代天師

  諱嗣宗,字榮祖,張乾曜天師之長子。生而左有印文,及襲教神異具著,宋至和二年甲午(西元一零五五年),宋仁宗召赴闕,祈禱有應,奉敕遷上清觀於山之陽,得吐納之法,年七十八貌若童顏,賜號「虛白先生」,壽八十一歲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「崇真普化妙悟真君」。 

 

 

二十七代天師

  諱象中,字拱宸,張嗣宗天師之長子。生三月能行,五月能言,七歲召赴闕,賜紫衣命嗣教,賜坐問道,大稱旨,上賜宸翰,後歸徵君山梧竹塘結廬以居,得道沖舉,有星墩,白鶴屋塢存焉。(一云:年十三穎慧非常,博通經史,尤有道術,宋仁宗召見賜坐咨問,道法甚妙,親灑宸翰,以鎮福庭,後賜束帛金器,自後朝廷寵賚荐至師,承襲真人之教,終身不怠。)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崇真通惠紫玄真君」。

 

 

二十八代天師

  諱敦復,字延之,張象中天師之長子,學識天成,聲如洪鐘,士林仰之。宋神宗皇帝制曰:「朕荷后皇眷顧之,休藉祖宗盈成之業,海宇寧謐,民康物阜,思弘清靜之風,共樂無為之治,漢天師二十八代孫張敦復,世傳祖印,早悟真詮,惜遽遷於丹丘,遂莫前於宣室,宜申簡冊,以賁煙霞,賜號「葆光先生」」壽五十三歲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太極無為演道真君」。

 

 

二十九代天師

  諱景端,字子仁,張敦復天師之姪子也。性恬澹,絕嗜慾,不與物競,篤志玄學,宋徽宗大觀二年(西元一一零八年)贈「葆真先生」,年五十二歲而化。    

  宋徽宗皇帝制曰:「朕惟禦災捍患祀典,所先崇德報功,聖人所向,乃者虛靖先生張繼先,靖鹽池妖氛,藏金庭之醮,奏如響斯答,厥功甚懋,推其本原,蓋有家學,而汝名號之稱,朕甚慊焉,特贈葆真先生」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太極清虛慈妙真君」。

 

 

三十代天師

  諱繼先,字嘉聞,號翛然子,錫號虛靖先生,乃張景瑞天師之弟,名處仁,字德玄第二子,又朝英之姪子也。宋元祐七年壬申(西元一零九二年)十月二十日生於蒙古庵,五歲不言,一日聞雞鳴,忽笑賦書曰:「靈雞有五德,冠距不離身,五更張大口,喚醒夢中人。」翌日晏坐碧蓮花上,人皆稱異為真仙,今浴仙觀有池存焉。九歲嗣教。宋崇寧四年(西元一一零五年)徽宗皇帝召赴闕,年甫十三,召見便殿,帝問卿居龍虎山,曾見龍虎否?對曰:「臣居山,虎則常見,今日方覩龍顏」。又令作符,帝笑曰:「靈從何來?」對曰:「神之所寓,靈自從之」。又問修丹之道?對曰:「此野人之事,非人主所宜嗜,但清靜無為,便可同符堯舜」。帝悅其言,命入寢殿,賜宴而出。    

  懈池水溢,民罹其害。帝召使治之,真人即書一符,令弟子祝永佑,同中使投池案圯處,踰頃晝晦,雷電交作,有巨蛟磔死水面,帝因問卿向用何將?還可見否?對曰:「臣所役者關羽,即握劍書符,召於殿左,羽隨現形」。帝大驚!因封羽為崇寧真君。真人乞還山,帝命近臣餞送之,賜「虛靖先生」,真人役使雷霆,如用奴隸,斬妖逐祟,隨手斯應。」 

  宋徽宗皇帝制曰:「漢天師三十代孫張繼先天師在漢立功著聞,汝為裔孫,不替遠業,傳襲祖法,符水有功,虛靖恬和,道行高潔,宜加顯錫,昭尚真風,賜號虛靖先生。」賜金鑄老君、漢天師像,屢乞還不許。端陽召見,宮中若有妖傾當袪之?對曰:「聞邪不干正,妖不勝德,陛下修德,妖必自息」內侍奏仁濟亭果有妖,俄頃,妖憑一少年以手抱頭泣拜,天師曰:「汝心自滅昧墮在迷途,返爾本形,汝宜速化」。乃收泣撲地,九之遂蘇,於高蹤乘白雲歸故鄉,尚祇承於先命。上復用澄素先生例,官其兄紹先假將仕郎,恩賚甚厚,先生志在沖淡,引辭以歸,嘗作靜通庵於上清宮,後為心齋坐忘之所,又因祖師雲歸錦山龍虎丹竈而修煉焉,瑞彩祥光,照耀山谷,有降祥堂,濯鼎池等遺跡猶存。後著心說及大道歌,以貽於世。 

  宋徽宗靖康二年丁未(西元一一二七年),金人入寇,時徽宗為太上皇,思昔日赤馬紅羊之兆,遣使往召,真人承詔至泗州作頌曰:「一面青銅鏡,重量蒼玉山,恍然夜船發,移跡洞天間,寶殿香雲合,無人萬象閒,西山紅日下,煙雨落潛潛」。書畢,端作而近,年司十有六。未幾,京師信至,是日汴京陷。然於宋建炎三年己酉(西元一一二九年)冬,復見赴杭州薛門下生日齋,是年大盜入境,先生預告眾而去,至今道侶往還,多見在羅浮、西蜀,隱顯不定云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虛靖弘悟妙道真君」。 

 

 

三十一代天師

  諱時修,字朝英,二十七代天師象中之孫敦直子也。虛靖不娶無子,弟淵宗為道士,擬令嗣教,光輝清化。

  虛靖天師遊泗州時以印劍經籙付之朝英,以是眾推之以嗣教,辭曰:「繼先吾從子也,吾何後之。」眾曰:「法統所在」,遂嗣教乃恬然靜退,志慕修煉,年六十一歲尸解羽化於龍虎山故山居。

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正一弘化明悟真君」。 

  

 

三十二代天師

諱守真,字遵一,張朝英天師長子也。母吳氏妊十九月而生,宋紹興十年庚申(西元一一四零年)襲教,淳熙三年(西元一一七六年)十月三十日謂弟子曰:「頃得吾兄虛靖書,有青城之曰今當往矣。」言畢無疾而化,藏蛻於演法觀近西,在位三十六年。宋孝宗皇帝制曰:「敕漢天師三十二代嗣孫守真,爾傳之祖業,載世數十,而猶未泯,亦異也。」

宋孝宗授正應先生,復贈「崇虛光妙正應真君」。

 

 

三十三代天師

  諱景淵,字德瑩,初名伯璟,宋乾道年間侍父入朝,孝宗異之,改今名,張守真天師長子也。儀冠軒偉,豐玉枕,美鬚髯,人皆謂有正一之風,嘗醮內廷,有大感皇子魏王鎮明州有疾,為壇以請至,乃咒水飲之而癒,禮送特厚,一日復遣人致聘,使及門忽召弟子曰:「吾仙期不可爽」。遂隱几無疾而化,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「崇真太素沖道真君」。 

  攝天師諱嗣先,字光祖,乾道癸巳,兄景淵曾以為子。年十九襲教,崇寧中召入覲時,景王書樵隱二字賜之,嗣教十一年,族長議以景淵有子當傳,即以印劍付姪慶先,退休樂道以鐘。 

 

 

三十四代天師

  諱慶先,字紹祖,張景淵天師嫡子也。慶先未生時,張景淵天師嘗鞠幼弟嗣先為子,既而攝祖教,慶先天師降世,天姿閑雅,賦性簡默,神異煥發,道俗宗嚮,不謀同辭曰:真正一先生之子也,遂鳴于有司,以宋寧宗嘉泰元年(西元一二零一年)辛酉五月正襲三十四代之位,三元傳籙奉香火雲至,師常以真純自守,儉肅居家,慈仁接物,見貧乏寒悽之士,尤加惻隱而賙濟之,無他嗜好,唯喜飲而不為酒困。嘗遊山之張公洞,有井極深,戲以木葉投入,俄而波潮胸湧,有一老人從井中出,拜而有請,戒之毋旱澇而去。

  至宋嘉定二年(西元一二零九年)十月二十二日,有道人來謁,禮敬甚恭,既去語弟子曰:「彼與吾有深約」。越七日晨,興盥櫛如平時,瀟然晏坐而化,獲贈「崇虛真妙光化真君」。

 

 

三十五代天師

  諱可大,字子賢,乃張朝英天師次子伯瑀之孫,仁靜先生天麟之次子也。初景淵天師羽化時,伯瑀嘗攝三十四代事,至慶先天師羽化,嫡子成大幼,天麟復攝行三十五代教法,嘗被宋寧宗召,賜號「仁靜先生」,未幾,成大早化,遂以可大天師為慶先後。 

  宋理宗紹定三年(西元一二三零年)仁靜仙去,可大天師年方十三,正承三十五代之教,豐神秀異,性識不凡,四方參受法籙者動數萬計,道化盛會。鄱陽水溢,壞民廬室,遠袁提刑甫請治之,以府符投江,雷電殛斃大白蛇,水遂復故。  

  宋端平三年(西元一二三六年)奉聖旨,賜錢重刊先朝元賜籙版。嘉熙二年(西元一二三八年)加封「正一靜應顯佑真君」,助法鳴山玉泉龍井之神,咸加封焉。宋嘉熙二年(西元一二三九年)四月錢塘潮決,水及艮山門,民廬盡湮,詔治之,投鐵符潭中,潮遂退。又大旱蝗,命醮於太乙宮,雨作蝗亦殪,七月召見,賜坐賜齋賜號「觀妙先生」,褒嘉甚至錫賚便蕃,仍賜錢重興先朝元賜真懿觀,俾為母子同居之地,錫以土田免其租賦,御書觀額及真風之殿,紫微之閣以賜,又賜扇一握,親灑宸翰曰:「神與道而為一,天與人而相連,茍精守以專密,必駕景而凌煙,先生又為助法鳴山玉泉龍井之神,請於朝,咸加封爵,自是簡眷愈隆,時有宣賜降香建醮無虛,歲每禱輒應」。至宋寶祐二年(西元一二五四年)復奉聖旨,召赴行在住持龍翔宮,以親老故辭准,敕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,主領龍翔宮事至今遙領自是既得,請有逍遙物外之志。 

  宋景定四年(西元一二六三年)以印劍付次子宗演,具表奏聞辭謝,至四月初十日羽化,年四十六歲,在位三十三年。上與東宮各有賜賻,至瘞殮宣賜尤厚,丞相江萬里為撰碑銘。元世祖皇帝制曰:「道為天地之常,經妙參造化,名者古今之公器,特示褒崇三十五代嗣教漢天師觀妙先生」。

獲贈「通玄應化觀妙真君」。

 

 

三十六代天師

  諱宗演,字世傳,號簡齊,張可大天師之次子。年十九襲教,當元至元十三年(西元一二六三年),元世祖已平江南〈西元一二七六年〉,遣使召之,至則命廷臣郊勞,特以客禮。及見,語之曰:「昔歲己未,朕次鄂渚,嘗令王一清往訪卿父,卿父使報朕曰:後二十年,天下當混一,神仙之言,驗於今矣。」因命作,賜宴,特賜玉芙蓉冠,組金無縫服,命主領江南道教,仍嗣銀印。

  元至元十八年、三十七歲,可大年方十三,再入覲,世祖嘗命取其祖天師所傳玉印寶劍觀之,語侍臣曰:「朝代更易已不知其幾,而天師劍印傳子若孫,尚至今日,其果有神明之相矣乎?嗟嘆久之」。元至元二十九年(西元一二九二年)羽化,年四十八歲,在位二十九年。獲贈「演道靈應沖和玄靜真君」。元世祖皇帝詔曰:「諭龍虎山張天師卿之先祖道陵用心精一,得法籙之正傳,甚有徵驗,流布至今,子孫相承已數十代,一千餘年矣」。  

 

 

三十七代天師  

  諱與棣,字國華,號希徵子,張宗演天師之子。淵默寡言,洞明三教,為詩文立成數千言。甫冠侍父入覲,儀表溫瑩,敏於應對,上履嘆異之。元成宗登極,元至元三十一年〈西元一二九四年〉復命召醮於圓殿,又醮於長春宮,命天下行其醮典,改天下諸路天慶觀為玄妙觀。

  一日忽謂弟子曰:「吾世味素薄,今留京師且久,非吾願也!」懇乞歸山未允,越月,示化於崇真宮,遣使護柩還山,敕廷臣祖祭於都門後,葬於玉田。元世祖皇帝制曰:「漢天師三十七代孫張與棣,可嗣乃父演道靈應沖和真人,以傳法統,用闡玄風,宜令張與棣准此」。元世祖皇帝制曰:「漢天師三十七代孫張與棣,卿慶源有自化應無方,宜頒紫誥之榮,以作玄門之表,特賜「體玄弘道廣教真人」,管理江南諸路道教事。」  

 

 

 

三十八代天師

  諱與材,字國粱,號廣徵子,張與棣天師之弟。元成宗元貞二年(西元一二九六年),鹽官、海鹽兩州潮水大作,沙岸百里蝕囓殆盡,延及州城下,投鐵符於水,符躍出者三,雷電晦冥殲怪物,魚首龜身,其長丈餘,堤復故常,上大喜,命近臣賜酒曰:「卿能感通神明一至此也」。元大德五年(西元一三零一年)召見於上都幄殿,丞相答刺罕請禱雨,天師曰:「誠可格天,天必有感」。明日果雨。上照問冬暖不雪,民間得無有災乎?命為壇禱之。是夜雪下盈尺。大德八年加授正一教主,領三山符籙,元武宗即位,朝覲,特授「金紫光祿大夫」,封留國公,賜金印。  

  元仁宗即位,朝覲,特賜寶冠,組織文金之服。元延祐三年(西元一三一六年)羽化,在位十二年,獲贈「太素凝神廣道明德大真人」,母周氏:玄真妙應淵德慈濟元君。  

 

 

三十九代天師

  諱嗣成,字次望,號太玄,張與材天師之長子。元延祐四年(西元一三一七年)襲職。元至大三年(西元一三一零年)侍父入覲至杭州,寓宗陽宮,俄頃,杭城火發,眾往求救,發通江橋望火取起處,以符水噀之,火遂滅。元仁宗授:太玄輔化體仁應道大真人,主領三山符籙,掌江南道教事,封母易氏為:妙明慧應常靜真人。元至治年初英宗再召入,見上於明仁殿,時京畿旱,詔禱雨崇真宮大應,秋苦雨禱而霽,冬不雪祈即應,上大悅,賜以上尊,且語近臣曰:「朕煩天師多矣,可錄前後勳績備載制詞」。 

  元至治三年(西元一三二三年)三月頒制,加知集賢院事,留京已久,乞還山,詔百官宴餞之,元晉王(巴特瑪爾藏布)制曰:「我國家之崇玄教,古莫與倫,卿家世之被皇恩,今為特盛,宜隆稱號,爰示寵嘉,嗣天師張嗣成,冰雪神人,風雲聖代,乃祖乃父累功積行於前,若子若孫繼續增光於後,乃此初元之覲,助予敬德之新,翼翼小心,允謂恪恭而有禮,巍巍大道,共期清靜以無為。」雷電晦冥殲怪物,魚首龜身,其長丈餘,堤復故常,上大喜,命近臣賜酒曰:「卿能感通神明一至此也。」封妻胡氏為:明慧順仙姑。元惠宗至正四年(西元一三四四年)九月,抵寶應化於舟中,在位二十七年。

 

 

十代天師

  諱嗣德,字太乙,張與材天師次子也。性寬厚,善文好詩。元至正四年(西元一三四四年)嗣教,後九年(西元一三五二年)天下兵興,命弟子舒惟寅募義保障,凡鄰郡間,兵不敢犯,民賴以安,是年十月微疾而化,在位九年。

  明年制授「太乙明教廣玄體道大真人」,主領三山符籙,掌江南道教事,制下已化矣,藏蛻排衙石。元順帝制曰:「正一仙真,克紹經籙符章之秘,神明華冑,宜膺冠裳,劍印之傳,仙籍有徵,寵章再錫咨爾,張嗣德學資家訓,道演宗盟,祖禰流芳,雲仍襲慶始著,飛昇於蜀,漢世施度化於江湖,寶籙全符瑞應,昔昭於簡冊,青蛇玉劍淵源永緒,於箕裘歷彰,糾攝之靈,每佐清寧之治,喚號雖基於前代,綸恩猶渥於本朝,紫誥銀章,禮重褒崇之典,珠冠金服,光貫沖素之流,玄門偶闕於承宗法嗣,共推於嫡嗣,卿其奉真元之秘律,素太上之精筵,恪思繼業之隆,益拯含生之恩沴,再揚靈素,永播真風於戲珪幣多儀,務念輸誠以事帝壇,璲秘祝慎,嚴徼福以庇民,尚體予衷,以弘爾教」。

 

 

四十一代天師

  諱正言,號東華,張嗣德天師長子也。貌骨神清,沉靜寡言,時京道不通,且二年矣,集諸弟子曰:「吾家世代以福國忠君化民為本,今天下兵爭日久,朝廷去遠,安危可知,況吾諸弟子總玄教於兆者,榮譽特隆,可無一言以致徵兆之吉乎!」

  於元至正十九年己亥(西元一三五九年)中元日,陞座演道,語若有驚人鮮能測,未幾幾,示微疾,召弟子曰:「吾自襲教以來,遭時多難,今逝期至矣」。越二日書頌而化,在位八年,獲授「明誠凝道弘文廣教大真人」。 

 

 

四十二代天師

  諱正常,字仲紀,號仲虛,係三十九代嗣成天師之從子也,張正言天師之弟。生有異徵,嗣成天師假寐,夢神人飛空而至曰:「余自華蓋山來遊,君家願見容乎?」及覺而生,幼穎特寬厚,雙目燭人性,嗜老莊言,於仙道秘法尤篤志,獲授「護國闡祖通誠崇道弘德大真人」,領道教事,容仍給銀印,視正二品,特設玄幕之佐,曰贊教掌書等官,陛辭而還,上明朝惠宗御謹身殿從容謂曰:「卿乃祖天師有功於國,所以家世與孔子並傳以迄於今,卿宜體之,以清靜無為輔予至治,則予汝嘉出白銀十五鎰賜之,俾新其宅第。」 

  明太祖洪武十年(西元一三七七年),一日取印劍授其弟子曰:「我家千五百年之傳,在是汝其勉之語已」。舉手一圓象,嘿然而化,是夕大崖石崩聲聞數十里,禮部尚書張籌為訃聞,上嗟悼良久,且曰:「朕欲命其遍祠五嶽,今一至嵩山,何其大數止於斯也。遂親製文一通,遣前浙江行省參知政事安慶弔祭之,藏蛻於南山坑口」。 

 

 

四十三代天師

  諱宇初,字子璿,號耆山,張正常天師之長子。著成峴泉文集二十卷,明遼王嘉而梓之,王公縉紳之士,亦莫不敬重焉。 

 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(西元一三七八年),獲授: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範大真人。洪武十五年辛酉(西元一三八二年)錫誥封母包氏為:清虛沖素妙善玄君。洪武十七年癸亥(西元一三八四年)召赴闕,命建玉籙大齋於紫金山。洪武十九年乙丑(西元一三八六年)命禱雨於神樂觀隨應建。洪武二十四年庚午(西元一三九一年)入覲,奏准降敕重建大上清宮。洪武二十五年辛未(西元一三九二年)六月朔上視朝,旨諭禮部嚴禁偽造符籙者,賜正一玄壇之印,俾關防符籙永鎮名山。

  明永樂八年(西元一四一零年)羽化,弟子袁止安聞於朝,時成祖駐蹕北京,皇太子遣行人陳路逵弔祭,明年成祖特遣行人蕭榮復加賜祭。

 

 

四十四天師

  諱宇清,字彥璣,號西壁,張宇初天師之弟也。七歲能詩,及長凡秘要經史究索無遺,著有西壁文集傳於世,明成祖永樂八年庚寅(西元一四一一年)嗣教,命治浙江潮患,乃書鐵符戒弟子黃端往投之,時波濤洶湧,若有人馬呼鳴之聲,繼而水退患止,有司以聞,上遣使嘉獎賞賚。

  永樂十七年己亥(西元一四二零年),誥封妻孫氏為端靜貞淑妙惠玄君。明宣宗皇帝加誥封為:「正一嗣教清虛沖素光祖演道崇謙守靜洞玄大真人」掌天下道教事。

  明宣宗宣德八年丁未(西元一四二七年)中秋,忽迅雷大作有虹,隨見光山而化,在位十六年,訃聞於上,遣太監雷春諭祭,後敕葬於北真觀之右山。及授儒經玄秘,日記萬言,文章書法卓冠時彥。

 

 

四十五代天師

  諱懋丞,字文開,號九陽,張宇清天師之嫡子也。年十一嗣教。其母於洪武二十年丙寅(西元一三八七年)臘日宴坐庭,突有道者解謁見,衣貌甚奇,自稱重陽子,遺菊花一本曰:「願假館門下六十年」。語畢忽不見之,始異之,後覺其為重陽真人也,翌年(洪武二十一年),懋丞九月九日生時,有菊香滿室,紫雲覆屋,三日乃散。四歲效禹步,感雷聲隱隱,人以為偶然,命再步,雷輒大震。及授儒經玄秘,日記萬言,文章書法卓冠時彥。  

  洪武二十二年(西元一三八九年),明太祖皇帝錫誥授為「正一嗣教崇修至道葆素演法真人」。明英宗皇帝即位,正統改元入覲,敕建天師府於朝天宮內東北偶址。明正統四年己未(西元一四三九年)二月皇太后聖壽節,建祝延醮於朝天宮。三月命安祀玄天上帝金像,醮於大內玄天祠,禮畢命以祖傳印劍進覽,上撫摩久之,嘆曰:「神物靈異,果如是乎!」燕賚而出。正統十年(西元一四四五年)以印劍付元吉曰:「吾以得請於朝,孺子懋之永承天眷」。語畢端坐而化,壽五十有九,在位四十八年,果符假館之數。弟子周應瑜、李文英奉赴聞於朝,訃聞詔遣禮部郎中趙勗諭祭,工部主事江青瑩葬於馬鞍山,建觀曰南極以祀之。  

 

 

四十六代天師

  諱元吉,字孟陽,號太和,張懋丞天師之子。明宣德十年乙卯(西元一四三五年)正月九日生,時有靈芝出東柱礎下,自幼明敏絕人,凡祖秘儒書一覽輒了,感雷聲隱隱,喜為詩詞,然所發皆非塵世語,讀者莫不奇之。

  明正統十年乙丑(西元一四四五年)冬赴闕,時年甫十一,明憲宗皇帝即位,明成化元年乙酉(西元一四六五年)九月入覲,賜宴於文華殿,成化三年丁亥(西元一四六七年)十一月,上復御大善殿,召對聖語,勉以護國安民,更給正一嗣教大真人府金印,又賜玉印各一顆,御書大真人府四字,命梓縣於府第閥額三錫恩綸,加封為「正一嗣教體玄崇默悟法通真闡道弘化輔德佑聖妙應大真人」,掌天下道教事,仍遣中官秦勤齎賜蟒衣玉帶,冠履劍器圭佩之屬,寵賚獨盛,朝野榮之。六年後(西元一四七二年)端坐而化,舉之如空衣矣,享年三十七歲,葬於本里播箕灣。 

 

 

四十七代天師 

  諱元慶,字天錫,別號貞一,又號七一丈人,張元吉天師堂弟也。生時有異徵,博學能文,長於詩書。   

  明成化十年乙酉(西元一四七四年)入覲,錫宴內庭,遣中官梁芳傳旨,聘成國公朱儀女為配,明年詔赴南畿完婚,仍賜蟒衣玉帶,加撥馬快船隻送回。誥授「正一嗣教保和養素繼祖守道大真人」,主領道教事。封母吳氏為:志順淑靜玄君。明成化二十年甲辰(西元一四八四年)賜敕諭申禁諸人偽造私出符籙,及偷盜放生魚。上遣太監李瑾、李珍齎敕,俾建保民大醮於太上清宮,以守臣鄧原並兩司掌印官陪祀,召群鶴舞空,卿雲疑蓋之瑞。

  明弘志十一年戊午(西元一四九八年)冬,命祈雪於朝天宮,明日大雪。後於鶴鳴之崎嶇,邂逅一鶉衣鶴貌老翁,迎而揖作而笑之曰:「來去不聞山鳥喧,三生石上龍蛇年」。即拂袖緣崖而逝,天師游涕良久,悵然返旆。一日於玄壇之西從容理袍北向盤坐,乃再誦老翁言:「來去不聞山鳥喧,三生石上龍蛇年」。遂無疾而化,藏退於江西金谿縣長生觀,在位二十一年。 

 

 

四十八代天師 

  諱諺頨,字士瞻,別號湛然,張元慶天師之子。明弘志二年,貞一夢神人佩劍植梓於庭而生,及長有祖父風,明弘志十四年辛酉(西元一五零一年)甫十二歲,奉詔隨父入朝,上顧而奇之,賜宴欽安殿,命坐三宮,俱召見賞賚有差,誥授「正一嗣教致虛沖靜承先弘化真人」,掌天下道教事,歸而求學不輟,玄秘既精,涉獵墳典,事親篤孝,鄉族稱之。明世宗皇帝嘉靖二十五年丙午(西元一五四六年)錫誥,加封為「正一嗣教懷玄抱真養素守默葆光履和致虛沖靜承先弘化大真人」,復賜加封敕書,並准授上清宮道士傅德岩、邵啟南為贊教,金永壽、詹望奎為掌書等官。 

  嘉靖二十年辛丑(西元一五四一年),錫誥贈嫡母朱氏為:端柔順德玄君,生母宋氏為:柔慈崇善玄君,贈妻李氏為:沖虛柔惠玄君,繼妻吳氏為:安妙善常玄君,柳氏為:莊惠志道玄君。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(西元一五五一年)十一月,忽夢遊岱宗,十六日晨興沐浴更衣畢,隱几焚香而化,壽年六十一歲。

 

 

四十九代天師

  諱永緒,字允承,別號三陽,張諺頨天師之子也,明嘉靖二十一年己酉(西元一五五零年),詔隨父入朝抵都城,上遣太監高忠齎賜衣帶,明日召見於內庭,賞賚有差,命宴便殿詔賜教襲爵,誥授「正一嗣教守玄養素遵範崇道大真人」,掌天下道教事,詔聘定國公徐延德女為配,敕成國公朱希忠、遂安和、陳鍶議行婚禮。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(西元一五六六年),羽化後徐氏以訃聞,上殊痛哀之,錫伯爵例恤,詔遣行人姚光泮諭祭,併營兆域於獅子巷立祠南極觀,封誥徐氏為:靜和元君,仍降敕諭:「嚴戒族屬諸人毋得凌侮,其聖恩隆重,深加存惜,保延玄緒,以永紹宗風。」在位十六年。

 

 

五十代天師

  諱國祥,字文徵,號心湛,張永緒天師之從子也。生有異姿,紺眉碧瞳,氣宇軼塵表。明神宗萬歷五年(西元一五七七年)襲爵,赴京覲見,上優加禮遇,御書宗傳字額賜之,並錫以玉刻宗傳之印,暨元壇印。命祈雪以占豐年,果應時雪降,上大悅,賜金冠玉帶,並賜隆宗門外直房。又敕修理朝天宮內賜第,御書真人府額,奉旨聘駙馬都尉謝公詔之女為配,以定國公徐掌婚事,凡六禮之費,悉出內帑。

  明萬歷二十九年(西元一六零一年)七月二十九日;命給公爵朝祭服,仍准常用,留京十三年,寵賚甚渥。及還山,舟抵嶧縣,值湖水凍寒不能進,檄召湖神,凍解應若桴響,嶧令鐫碑以記之,文存湖廟。先四十二代真人仲紀公,集祖宗言行為世家一卷,宋文憲濂序之,真人復續集至四十九代,俾家系不紊,垂示綦詳。又輯龍虎山誌三卷,備記載,甚資考證。明萬歷三十七年己酉(西元一六一零年),貴谿大水,上清宮殿悉頃圯,入告上賜銀修建,工尚未竟。

  明萬歷三十九年辛亥(西元一六一二年)歲,平居無恙,一日見華陽祖師前來導迎,遂端坐而化,誥封「正一嗣教凝誠志道闡元宏教大真人」,掌天下道教事,贈太子少保。敕葬江西金谿縣明陽橋,立觀以供祭奠,曰明陽觀,在位三十四年。

 

 

五十一代天師

  諱顯祖,明神宗改名顯庸,字九功,張國祥天師之子。生於明萬曆十五年(西元五八七年),幼時誤墜井中,明日汲者至始出,衣冠無霑濡,人驚異之!賦性仁孝,好禮義,習謙和,喜讀書,長益精進不懈。嘗曰:「為學猶掘井,井愈深,土譽難出,若不決心到底,豈得見泉乎?」明喜宗天啟六年丙寅(西元一六二六年)襲爵,舊例不待終喪,顯庸懇請守制,服闕始拜命。當修大上清宮,工未竟,恐墮父志,朝夕庀材鳩工,越二年告竣,然至尚沖淡,樂事修煉,年未及艾,即卸掌教事,以印劍授予應京。別構靜室,署曰梧綠軒,自號浴梧散人,日與弟子,究先天太極及心性之學,著三教同塗論,使學者得窺教旨,杜門戶之見。又著金丹辨惑、浴梧詩集,凡若干卷,讀之使人明於修養,足出迷津好施予,遇歲歉,盡以所積賑鄰里,時土賊環窺上清,設法禦之,地方賴以安謐。

  明思宗崇禎九年丙子(西元一六三六年)大饑,散栗濟災,計口周給,受施不少。享年八十有一,明誥封「正一嗣教光揚祖範沖和清素大真人」,掌天下道教事,上加封太子少保,清聖祖康熙四十二年(西元一七零四年)誥贈「光厲碌大夫」,羽化於清康熙六年(西元一六三六年)。  

 

 

五十二代天師

  諱應京,字翊宸,張顯祖天師之子。明思宗崇禎九年丙子(西元一六三六年)襲爵,崇禎十三年庚辰(西元一六四零年)入覲。適皇子病,命祈禱。明思宗親謁祖天師壇行禮,將下拜。應京曰:「臣祖天師道陵位在人臣,禮不當拜。」上曰:「卿祖道德高深,正賴默贊元可晉封六合無窮高明大帝,卒成禮。」皇子病旋瘳,賞賚優握。

  明崇禎十七年(西元一六四四年)三月,明思宗殉國。既而南明昭宗隆武號於隆平年(西元一六四五至一六四六年)間,貴谿與閩接壤,安仁妖僧煽眾焚掠,禍延上清。真人募鄉勇禦之不克,登老雷壇嶺,檄召神將殺賊,俄而陰銀雲四塞,遙見一神驅黑虎逐賊,賊潰散,邑里獲安。皇清定鼎,入覲,清世祖皇帝頒賜敕諭,諭曰:「國家續天立極,光昭典禮,清靜之教,亦所不廢。爾祖張道陵,博通五經,覃經玄教,治民疾病,俾不惑神怪。子孫嗣教,代有崇封。茲特命爾襲職,掌理道籙,統率族屬,務使異端方術,不得或亂愚民。今朝綱整肅,百度惟貞,爾其申飭教規,遵行正道其附山本教族屬賢愚不同,悉聽糾察,此外不得干預。爾尤宜法祖奉道,謹德修行,身立模範,禁約該管員役,俾之一守法紀,毋致生事,庶不負朝廷優加盛典,爾其欽承之」。故諭給一品印,恩禮咸如故。還抵揚州窮花觀而化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西元一七零四年),聖祖皇帝誥封「光祿大夫」,夫人朱氏:明益藩郡主。 

 

 

五十三代天師

  諱洪任,字漢基,張應京天師之次子。幼時好學通秘笈。清順治八年(西元一六五一年)襲爵,十二年入覲,清世祖皇帝駕幸南海子召見,詢及歷代宗系,以世家稱之。命光祿寺設宴,陪以禮部堂官,又命工部覓宅,以靈祐宮察院地居之,敕免本戶及上清宮各色徭役。

  時外藩有妖為害,聞於朝,命驅除之,遣法員高惟泰、楊幼芬出塞劾治立應,諸部落咸感其神,因之崇信道法不衰。閒居樂情詩酒,陶然自得,鑿西化園池沼,養性於其中,輒自成趣。

  清康熙六年丁未(西元一六六七年),微恙而化,年四十三歲。時子尚未週,命弟洪偕攝掌教事,誥贈「光祿大夫」,在位十六年。

 

 

五十四代天師

  諱繼宗,字善述,張洪任天師之長子。清聖祖皇帝賜御書碧城額以為號,生八月而父卒,叔洪偕攝教事。致十四歲襲爵入覲,清康熙十九年(西元一六八零年)有覬奪大真人印者,卒不敢試。上命分壇禱雨,真人奏,應於某日得雨,至日果應,上甚嘉嘆,命隨覲法員吳士行等三人留京,三年一易,日給餼廩,來往給驛馬,復增二員為例。還山,御書太上清宮額賜之。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(西元一六九四年),上命進香五岳,道出開封,長吏以苦旱疫癘請禱,不旬日日雨澍而疫已,河水沖決歸界,日囓數十丈,吏民惶懼走請,投以鐵符鎮之,岸獲固。過龍陽,有妖神號五羊者為崇,焚其祠,現白足鱉無算,死溪中而妖絕。過姑蘇取赤猴,鐵鎖二怪。

  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(西元一六九六年),復命賜乾坤玉劍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西元一七零三年),覃恩授「光祿大夫」。四十六年丁亥,賜第京師。五十二年癸巳,賜帑銀修龍虎山殿宇。五十四年乙未冬(西元一七一五年)入覲,至楊州瓊花觀,矍然曰:「此先祖蟬蛻處也,余亦從此逝矣,遂化於觀內,享壽四十八歲,在位三十五年」。 

 

 

五十五代天師

  諱錫麟,字仁祉,號龍虎主人,張繼宗天師之子。常偕諸弟朝夕篤學,一遵庭訓。清康熙五十四年(西元一七一五年)襲爵,召見暢春園,賜庭宴,並賜香扇緞疋,恩命如舊。屢覲天顏,寵賚有嘉,清世宗皇帝御極,授「光祿大夫」。清雍正五年(西元一七二七年),例應入覲,法員屢近隨行,至杭州病篤,囑近垣曰:「吾無以報皇恩,子忠勤誠篤,其體余志,善事天子」。越日羽化,遺疏臣子遇隆幼,清以次弟慶麟署理,得諭書賜允。

  雍正八年(西元一七三零年),上命近垣禮斗有應,發帑修太上清宮,九年三月,三弟昭麟以州同引見,命署大真人印務,協通監修太上清宮,並賜銀幣還山,在位十二年。

 

 

五十六代天師

  諱遇隆,字輔天,號靈谷,張錫麟天師之子。生而岐嶷,英俊軼倫。欽差劉公以神童目之,居恆與弟子員闡明道典,究理法秘,及先儒書冊,精勤不懈。清乾隆七年壬戌(西元一七四二年),奉旨承襲入覲,召見圓明園,賜山莊避暑詩集一部,花緞二端,各親王皆有予賜,宴賚視舊制有加,復賜御書教演宗傳額,並朝服袍套筆墨等物。

  清乾隆十六年辛未(西元一七五一年),聖駕南巡,召見行在賜緞二端荷包等物。清乾隆十七年(西元一七五二年)以梅御史刻,部議改為正五品。厥後優遊山中,悉心任化,陶然以終。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(西元一七七一年),覃恩誥贈「通議大夫」。 

 

 

五十七代天師 

  諱存義,字方直,號宜亭,張遇隆天師之子。資質聰敏,總角不凡。清乾隆三十一年丁亥(西元一七六六年),十五歲襲爵入覲,以祈雨立應晉秩正三品,換給爵印,賜「真靈福」地匾額,內繡老子像,並御書法經。復奉旨照例朝覲,嗣後正一真人,並隨帶法官,准其馳驛,欽此。

  清乾隆三十四年庚寅(西元一七六九年)入覲,命祈雪立應,賜珊瑚碧玉道冠顧繡法衣,上元日賜宴看燈。三十五年恭祝萬壽,適丁母艱,蒙恩體恤,免其慶賀。

  清乾隆四十一年丁酉(西元一七七六年),恭奉世宗皇太后大禮,恭送梓官,恩賞銀一千兩,旋赴齊雲山進香。年二十八羽化,無子,遺疏請以嫡堂叔起隆承襲,在位十三年。

 

 

五十八代天師

  諱起隆,字紹武,號錦崖又號體山,張存義天師之堂叔,貌魁岸,深沉足智,能文善詩,四方知名之士樂與之遊。九齡入大學,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(西元一七七一年)遊京,三十九年甲午(西元一七七四年)考入四庫全書館謄錄,議敘一等,以縣丞分發河南,歷署開封府經廳,糧儲道庫大使,布政使司都事。乾隆四十四年己亥(西元一七七九年),堂姪五十七代存義真人遺疏懇請承襲祖爵。 

  乾隆四十五年,江西巡撫赫題,咨調回江,奉旨承襲。恭遇皇上七旬萬壽,八月抵京,赴熱河慶祝,進如意等物,蒙恩賞收北斗延生真經一部。十一日面請聖安,奉恩旨,在內廷聽戲三日,賜大緞帽緯,及內造器僕普耳茶食物等。十四日晚,又在萬樹園看放煙花。乾隆四十七年入覲,召見乾清宮,蒙恩旨,命於次年元旦大高殿拜進慶賀表文,禮成,賜老子繡像及藏香。乾隆四十九年,恭遇聖駕六次南巡,循例於江蘇無錫接駕進貢,蒙賞收罏瓶等物,召見行在,又蒙賞給克食大緞四端,御題墨刻羅漢圖。後數入覲,俱恩禮有加。    

  清仁宗嘉慶三年年戊戌(西元一七九八年)屆慶期,行至蘇州,告病回里,羽化於山,在位十九年。

 

 

五十九代天師

  諱鈺,字佩相,號琢亭,張起隆天師之次子。豐頤碩膚,風度端凝,善言辭,聲若洪鐘,識者重之。平生立心接物,真率無偽,重師儒,厚故舊。每遇旱澇,輒為民祈禱,無不響應。清嘉慶五庚申年(西元一八零零年)襲爵,詣闕謝恩,請謁裕陵,奉溫旨褒允。前後數召見養心殿,屢賞克食並大緞藏香。

  十年入覲,蒙賜玉如意一柄,荷包一封,金錢四圓,十四年晉京祝嘏,蒙賜庭宴,並賞大緞宮錦普嚕等物。二十三年復朝,御書福字賜之,寵賚有加。清德宗光緒三十年乙巳(西元一九零五年),覃恩誥贈「光祿大夫」。

 

 

六十代天師

  諱培源,字育成,號養泉,張鈺天師之子。穎異澹樸,篤於孝友。清道光九年己丑(西元一八二九年)襲爵。因生母累年抱恙,囑勿遠離,擬請詣闕謝恩未果。生平樂善好施,捨己濟人,行藏似鶴,當時以白鶴仙師稱之。凡諸符法,悉能一氣揮成,極研究大梵斗母玄科,尤能闡演入妙。

  浙江海寧州有妖為患,海堤崩裂,延至設醮立驗。道光十一年心辛卯(西元一八三一年)復患水,沿溺數百里,將軍奕湘馳羽請救命,胞弟持印劍往治,為設醮數日,令法員乘小艇,衝濤而濟,投以鐵符,天返風,艇復故所,潮平堤立。

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(西元一八四五年)七月,貴谿久汗,蝗飛蔽日,禾菽蝕齧殆盡,邑候請治,為設醮七日,雷風肅烈,大雨如注,連凝寒似深秋,命持符水,灑壇前後,蝗盡殪於河。清咸豐八年戊午(西元一八五八年)亂兵侵境,避往本里應天山,偕一丁負印,行至壟岸地方遇寇,丁不及匿,棄印道旁,兵騎蜂擁蟻接,印仍故所,視如不見,踐之不覺,賊去,叱丁攜歸。

  咸豐九年巳未(西元一八五九年),督辦團練,防勦多捷。是年十月八日,忽有赤蛇游於庭,俄而不見,咸謂山居之常,不以為異,翌日將曙,竟無疾常逝。法經云:蛇乃鶴之糧,殆返真之兆歟。縣志贊:「德著金繩,功追玉局,驅蝗蟲而鄉城爭頌,息潮湧而寰海競稱蓋紀實也」。覃恩誥贈光祿大夫,在位三十年。 

 

 

六十一代天師

  諱仁晸,字炳祥,號清岩,張培源天師之子。秉性沖和,研精秘典,事親以孝聞。清咸豐九年,佐父辦團練,防勦多捷,經巡撫耆奏獎,奉上諭,著以縣主簿,不論雙單月擢用。清同治元年壬戌(西元一八六二年)襲爵,當亂後,法書秘卷,簡斷篇殘,不易徵集,乃日與弟子員,參考編訂,續錄成帙,越寒暑靡懈。同治四年遊粵東,遇異人贈黑玉印一方,旋抵滬城,其地屢有回祿患,求書符避火者甚眾,以印蓋均得免,謂見有黑面金甲者附符焉。

  光緒六年庚辰(西元一八八零年),奉母命禱南海,航遇風幾覆,忽見大士現身雲端,得無恙。光緒九年癸未(西元一八八三年),省祖墓於西蜀青城山,見祖天師於天師洞。出川經重慶,先由布商某,遇人授以劍,告之曰:俟天師至此,爾將此劍贈之。俄而天師至,布商贈劍。

  重慶會館有青龍閣,久潛巨蟒,天陰朝夕吐氣如雲,仗劍以登,書火符焚之,怪滅。居恆端坐寡言,洞明三十代祖靜修之功。年六十有三,微恙而終。光緒三十年,覃恩誥贈「光祿大夫」。 

 

 

六十二代天師

  諱元旭,字曉初,張仁晸天師之子。清光緒庠生,精道法、能文章,道貌岸然,風儀峻整,生子六人;自光緒三十年甲辰嗣位後,乃請封其祖培源、父仁晸、為光祿大夫,虔修世教,承先啟後,厥功頗偉,曾雲遊淞滬,以符籙授信徒,累奏奇驗;以職牒傳道士,受度者眾;尤以搜求譜牒,旁參碑銘,補述五十代至六十一代天師傳,續殘補缺,去華崇實,足徵其明性命雙修之旨,洞天人合一之玄,以文載道,以道通儒者矣。民國十三年羽化,在位二十一年。

 

 

六十三天師

  諱恩溥,字鶴琴、號瑞齡,譜名道生。清光緒三十年甲辰(西元一九零四)九月初五生,父元旭,母萬氏,昆玉六人,天師其長也。精道法、擅符籙,筆力道勁,先後如一,得者靈驗異常,故群相球書。戶現為穿,民國十三年嗣位。

  三十四年春,日寇犯境,睹龍虎山上清宮洞天福地,神聖莊嚴,多跪拜離去。三十八年夏,率長子允賢、秘書龔行健、侍從邱建忠、雲遊韶關、廣州、澳門、香港、諸地翌年春浮海入台,駐台北市大龍峒覺修宮首創台灣省道教會,歷任理事長,及設立嗣漢天師府駐台辦公處,拓展道教工作,傳授神法職牒。四十六年附設道教居士會於天師府,聘道行高深之士為大居士,以為道學研究之所。五十二年農曆二月十五日,為道祖老君誕辰,在苗栗獅潭鄉靈洞宮主持建醮,醮典未開始時,靈洞宮因天旱井涸,飲水甚感難求,經上壇拜表後,涸井忽現湧泉,旋即天降甘霖,鄉民大悅。五十三年夏,訪問馬來西亞——吉隆坡、芙蓉、馬六甲、新加坡等地,宣揚教義,奏授法職,受度者眾。

  五十七年秋,全國性道教會成立,膺選第一屆理事長。五十八年春赴菲律賓訪問,闡揚教化,收效極宏。返台後因積勞成疾,罹患癌症,至十二月廿五日羽化於新北投自宅,享壽六十有五,在位四十五稔。由族人及江右民意代表,秉天師生前向國防部申請堂姪源先退役學道治命,經有關機關依法同意繼承為六十四代天師。

 

  綜觀前情,得知嗣漢天師承襲原則是:

傳子不傳弟(指親子胞弟),傳弟不傳嫡(指堂姪),傳姪不傳叔(指堂叔),

傳叔不傳族人,傳族人不傳外族人,親疏分明,長幼有序,必須有血統關係者始得傳,向無紊亂。

  例如十二代張恆天師,無子,乃傳弟張光天師為十三代; 

二十八代張敦復天師,無子,乃傳嫡張景端天師為二十九代;

三十代張繼先天師,未娶無子,遂傳叔張時修天師為三十一代;

三十一代時修無子,遂傳叔張守真天師為三十二代;

三十七代張與棣天師,無子,乃傳弟張與材天師為三十八代;

三十九代張嗣成天師,無子,乃傳弟張嗣德天師為四十代;

四十一代張正言天師,無子,乃傳弟張正常天師為四十二代;

四十三代張宇初天師,無子,乃傳弟張宇清天師為四十四代;

四十七代張元慶天師,五十代張國祥天師,此兩代係由族人嗣職;

五十七代張存義天師,無子,乃傳叔張起隆天師為五十八代;

六十三代張恩溥天師,長子允賢於四十三年病故,乃傳堂姪源先為六十四代。

 

 

 

本廟住持方丈 玉欽居士 敬撰


 

scroll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