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
mod_vvisit_counter今天2672
mod_vvisit_counter昨天1673
mod_vvisit_counter這禮拜21755
mod_vvisit_counter上禮拜31183
mod_vvisit_counter這個月份68957
mod_vvisit_counter上個月份129058
mod_vvisit_counter總計22044302

    元宵節在古代又名上元節、慶上元。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日(古代稱望日,即月圓的日子),其宗教與民俗慶典活動皆在夜間舉行,故又稱元夕、元宵。當時的百姓家家戶戶張燈結綵,並舉行各種娛樂活動,是為「燈節」,亦即今日「元宵節」、「過小年」之由來。然而,此一風俗,實際上乃是從道教的宗教節日演變而來。接下來,我們就來瞭解此一節日與道教文化之關連性。

 

☆元宵節的道教文化淵源

一、與古祭祀太一神有關

    據史籍記載,元宵習俗實來源於公元前一○四年,漢武帝創建「太初曆」,將祭祀太一神的正月十五日列為重大節日。在唐代的《藝文類聚‧卷四》:「漢家以望日祀太一,從昏時到明。今夜遊觀燈,是其遺跡。」當中之記載可獲得相關證實。

    太一,太,謂之始原,其哲學概念指的是宇宙的本體;一,唯一,獨尊。據戰國中期《太一生水》所記載:「天地者,太一之所生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大樂》曰:「道也者,至精也,不可為形,不可為名,強為之名,謂之太一。」《莊子.天下》云:「建之以常無有,主之以太一。」綜合以上之論點,可推論太一應是元炁,是宇宙本源,開闢天地,也就是宇宙法則之「道」,是開天闢地創造和主宰萬物的神。

    另有一說,稱「太一」為「東皇太一」之簡稱,此一說法,尤以春秋戰國時代楚人為甚。《文選》記載:「太一,星名,天之尊神,祠在楚東,以配東帝,故云東皇。」東為五方之首,日月皆升於東方,中國歷代帝王皆受封禪於東嶽泰山,代表至為尊貴之意。另外,古人認為春的方位在東方,所以又稱天神造物主為東皇。在《史記:封禪書》中記載:「天神貴者太一,太一佐曰五帝。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。」由此可見,東皇太一在楚人的心目中,是極為尊貴偉大的神。

    也有一說,稱「太一」為「太乙」。宋玉〈高唐賦〉云:「進純酒,禱璿室,醮諸神,禮太乙。」西漢時,武帝為了求仙不死,曾採納方士的建議,在甘泉宮修建太乙祠壇。又說武帝祠太一並不僅僅是為了求仙不死,無論是伐南越、得天馬,還是在冬至日或其他時間,均曾在宮中祭祀過太一神。正月十五放燈火的風俗在漢武帝祭祀太一神時期,主要在皇宮內舉行,後來經官方的倡導而開始於民間流行。從漢朝盛世起,就有正月十五夜不宵禁的傳統。不過,漢代的放燈時間只在正月十五當晚。當時,道教在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的活動十分隆重,從黃昏開始,道觀便徹夜燈火通明,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,由此演變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。

 

  • 二、與道教信仰三官大帝信仰有關

    道教以上元日(正月十五)為賜福天官聖壽之日,傳說在上元之日天官將下凡人間賜福,以表昊天覆民之德。《元始天尊說上元九炁天官賜福寶懺》云:「福由天降諸天皆能錫福,而總司福柄惟上元天官有以主之。或予或奪,全憑善惡之因;或寡或多,亦緣後薄之質大。而五福多而百福累,而萬福總在上元,天官量物而賜世人獲此福果,不知上報是為昏庸,縱不轉禍亦將減福,惟於正月十五日上元賜福之辰,啟建道場頂禮聖號,六時行道皈命皈身,稍抒報效之私以答天恩之眷,庶幾福以種福賜更蒙賜。」可得知天官大帝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凡人之罪福,故稱「天官賜福」。

    是時,道觀中依例設齋辦醮以慶賀上元天官聖壽,民間百姓則多往道觀燒香以求消災祈福。到了夜間,民間不僅多以掛燈、放燈、鬧元宵等形式來增添喜慶色彩,而且常常舉行各種文藝活動、雜技表演來慶賀此節,從而形成了以娛樂、迎祥瑞為主要內容的歲時節日。元宵節期間,各地還盛行吃湯圓,稱為「吃元宵」,取其音,象徵團圓之義。

    到了南北朝時,道教的「上元節」已經定型,上元張燈結綵之俗也隨之固定下來,並在民間產生了巨大影響。再加上民間的各種創造,「元宵節」中融入了老百姓自己的各種喜好與創作,內容逐漸變得豐富。其中,因為正月十五是道教賜福天官的聖壽之日,張燈結綵活動與慶祝天官聖壽連結在一起,在「天官賜福」之下,元宵更增添了歡樂喜慶的氣氛。

 

三、張燈與提燈籠之由來

    燃燈之用於祀神,起於周世,初期燃燈之作用,原為照明,到戰國所發現之燈樹,則已逐漸帶有宗教冥界照幽及升入神仙世界之意涵。漢代道教沿承其說,漢後道經中所見的燃燈儀,大都用以禳災治病、延生求壽,以及用以照破幽冥、薦度亡魂等。

    《無上秘要》記載各種齋法其醮壇設燈的方式,例如,三皇齋設壇方二丈四尺,四方各列九燈,共三十六枚;金籙齋法在四季燃燈時數量各有不同,少則三燈,多則一千二百燈;太真上、中、下元品燃燈也有不同,其中,上元齋法燃燈上極九十燈,中可六十燈,下可三十燈,中下元齋法燃燈數略少,另外還須在太歲、年命上二處燃燈,令晝夜恒,餘燈則白日不須明,如逢天雨僅於齋堂燃太歲、本命二燈便足,餘者可缺。盟真齋則是於家中庭,安一長燈,令高九尺,於一燈上燃九燈火,每令光明,上照九玄諸天福堂,下照九地無極世界,以使九幽之中,長徒餓鬼,責役死魂,身受光明,普見命根。

    在五代時期,這一宗教活動,影響到民間。民間逢上元之日,有燃燈祈福的風俗。《五代史.梁書.太祖紀》詔曰:「近年以來,風俗未泰,兵革且繁,正月燃燈,廢停已久。今屬創開鴻業,初建洛陽,方在上春,務送陽氣,宜於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日夜,開坊市門,一任公私燃燈祈福。」

    又宋人王叔永《燕翼詒謀錄》云:「太宗淳化元年六月丙午,詔罷中元、下元張燈,官遂廢之,而私家猶有私自張燈者,餘曩過山陽,中元下元酒務張燈賣酒,豈北方遺俗猶有存者也。」此說三元日張燈祈福,可見張燈與道教三元信仰之關係。燃燈燒香,禮拜三元。到後來,燃燈祈福的意義淡化,上元張燈逐漸變成一種民俗遊樂活動。在北宋的時候,上元張燈的時間,更延長到五日,明代則連續張燈十日,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。

    清代賞燈活動則為三日,然其燈節活動規模盛大,除燃燈之外,還有煙花助興。這種元宵節張燈的風俗,一直沿襲至近代。現代民眾的文化生活較之以往豐富得多,但是人們對此一傳統節日的參與度仍然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。元宵節至今仍是民間的一大節日,不過它與宗教的聯繫則是已經淡化了,進而演變成了全民性的時令節日。

 

☆元宵節之民間傳說由來

 

    相傳漢高祖劉邦死後,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。惠帝生性懦弱,優柔寡斷,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。漢惠帝劉盈病死後,其母呂雉篡位,呂后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。呂雉死後,大將周勃、陳平等人掃除諸呂,擁立劉恒為帝,即漢文帝。周勃等人戡平「諸呂之亂」的日子剛好是正月十五,因此每逢正月十五這一天,漢文帝都會出宮遊玩,與民同樂,以示紀念。

    在古代,正月亦稱元月,稱夜為「宵」,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夜,因此,漢文帝就把它定為「元宵節」。

 

scroll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