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
mod_vvisit_counter今天1820
mod_vvisit_counter昨天4335
mod_vvisit_counter這禮拜16687
mod_vvisit_counter上禮拜18234
mod_vvisit_counter這個月份119771
mod_vvisit_counter上個月份159828
mod_vvisit_counter總計21163570

 

五府千歲聖紀

 

李府千歲聖壽:四月廿六日

 

池府千歲聖壽:六月十八日 吳府千歲聖壽:九月十五日

 

朱府千歲聖壽:八月十五日 范府千歲聖壽:四月廿七日

明朝鄭成功入台後,尊明朝為「正朔」,在民族大義上,是值得大書特書的。就當時滿清入主中原的大環境說,有些政治忌諱民間不得不迴避,如宗教信仰方面,把延平郡王,以「代天巡狩」祀之,而以「王爺廟」「代天府」名之即明證也。

《台灣通史》云:「延平郡王入台後,闢土田,興教養,存明朔,抗滿人,精忠大義,震耀古今」。及亡,民間建廟以祀之,但當時在清廷統治下「語多避忌,故閃爍其辭」。所謂「代天巡狩者,以明室既滅,而王開府東都,禮樂征伐,代行天子之事」。此為明證。因此王爺廟,代天府,均尊呼為「大人」或為「千歲者」,係由此而來。

  綜計台灣廟宇中,奉祀王爺的代天府為數第一,但代天府奉祀王爺的數目及來歷各不相同,有只奉祀一位的,也有奉祀二位、三位、五位、七位,甚或更多至三百六十位的。奉祀一位的,就稱為某府千歲,二位就稱以二府千歲,三位為三府千歲;以致五府千歲、七府千歲,其中又以奉祀五位而稱五府千歲廟者最多,但各廟所奉祀的五位王爺的來歷、眾說紛紜,並不相同。

  本所奉祀的五府千歲為:大王爺姓李,二王爺姓池,三王爺姓吳,四王爺姓朱,五王爺姓范,均為隋唐年間之人。李府千歲名諱大亮,經陽人,兼資文武,與池府千歲名諱夢彪,吳府千歲名諱孝寬,朱府千歲名諱叔裕,范府千歲名諱承業,效桃園故事,結為生死之交,以忠義相切磋,情誼篤若同胞。

  唐高祖入關,自歸投效,旋李府千歲擢金川司馬,池、吳、朱、范四府千歲,亦並授都尉。後李府千歲為涼州都督,及西突厥安撫大使等。李府千歲恭儉忠謹,池府千歲沈毅剛直,吳府千歲嫉惡如仇,朱、范兩位千歲則皆守正不阿,並稱於世。昇化之後,超授顯秩,代天巡狩,掃蕩妖氛,捍災禦患,護國佑民,宜乎歷朝褒祀,四海尊崇。

  另一傳說則謂,唐代閩南有五名讀書人,聯袂赴京考舉,於中途投宿驛站,夢中聽聞有瘟神相商,並言,該地人民不仁,應予懲罰,擬於天明時投瘟於各井。五人夢中驚醒後,乃決心拯救當地浩劫,而分投五井自盡身亡,翌晨居民忽見井中有屍,不敢飲用井水,因而免除一場瘟災,玉帝憐憫五人捨身為民,而封為「驅瘟之神」。

  另一說詞,云:唐開元中,及第新科進士三百六十名,為奸佞所害,唆使明皇將此三百六十人隱於宮中地下室,而且使操樂器,一時絲竹並陳,乃詭稱地下有妖,召張天師施法鎮之,天師明知其偽,但未便違旨而揮劍演法,三百六十人隨即應劫而亡。唐明皇得知後,憫其無辜,一律封為王爵,其中李、池、吳、朱、范五王英靈不泯,到處以神功扶弱除暴,保境安民,乃蒙玉帝敕封為「五府千歲」並可以「代天巡狩」稱之。

 

本廟住持方丈 玉欽居士 敬撰


 

 

scroll back to top